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下脂肪垫切除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0-07-25 07:09于铁强李国华庞海涛戴士峰尹向辉谢坤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髌骨比值置换术

童 晓,田 园,于铁强,陈 佳,李国华,庞海涛,戴士峰,尹向辉,谢坤南,孙 健

(1.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关节二科,河北 唐山 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医院团委,河北 唐山 063200;3.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假体设计及其生产工艺越来越先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1]。在实际中,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争议,其主要在于术中是否切除髌下脂肪垫。本次研究中,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下脂肪垫切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所在科室收治的8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0岁、79岁,平均年龄为(69.5±3.7)岁;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下限、上限分别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为(70.3±3.1)岁。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基线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比较。

1.2 方法

全麻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和铺单,选取膝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将患者关节囊切开,对照组患者髌下脂肪垫暴露出来后保护他们脂肪垫血供状况,切口关闭后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髌下脂肪垫暴露出来后切除,并止血处理。之后松解胫骨平台内侧,之后外翻髌骨,进行胫骨和股骨截骨、松解平衡软组织以及安装假体。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抗炎、补液和抗凝等治疗。术后3~5 d指引患者膝关节屈伸锻炼和抬腿锻炼,通过助行器下地行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髌骨Feller评分和Insall-Salvati比值状况。

1.4 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均得到改善,髌骨高度一部分丢失;显效爱哦,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且患者活动度恢复正常,髌骨高度也没有下降。治疗总有效率=100.0%-无效率[2]。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 24.0统计软件包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若P<0.05,则代表统计学差异明显,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比(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髌骨Feller评分和Insall-Salvati比值状况

观察组患者髌骨Fell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Insall-Salvati比值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髌骨Feller评分和Insall-Salvati比值状况(±s)

表2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髌骨Feller评分和Insall-Salvati比值状况(±s)

?

3 讨 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严重膝关节炎中具有广泛应用,在术中切除髌下脂肪垫可以将视野充分暴露,简化操作。但是有研究报道切除髌下脂肪垫可能对髌骨、髌韧带、膝前皮肤血供造成影响,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切除髌骨脂肪垫一直存在争议[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髌骨Feller评分分别是92.9%、(19.0±2.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76.2%、(27.9±1.9)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Insall-Salvati比值分别是(82.1±2.8)分、(1.1±0.1)相比对照组患者的(82.4±2.9)分、(1.0±0.2)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髌下脂肪垫效果良好,且有助于改善髌骨高度。

猜你喜欢
髌骨比值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中髌骨的处理/HELD M B,GAZGALIS A,SARPONG N O,et al//JBJS Rev,2021,9(9).doi:10.2106/JBJS.RVW.21.00054.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反肩置换术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