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7-25 07:09杨丽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汤加乙肝活血

杨丽华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慢性肝炎中最主要的一种,常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HBV)感染及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具有较高传染性,主要症状为腹胀恶心、畏食乏力、肝区疼痛,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就目前看来,临床西医治疗乙肝尚无任何特效药或有效方式,常用药为恩替卡韦,该药疗效尚可,但长期口服会影响肾功能,而有研究显示,中药补肝汤加味在乙肝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基于此,笔者将我院接收的40例乙肝患者纳为研究样本,同时将恩替卡韦与补肝汤加味用于其中,以便进一步分析补肝汤加味在乙肝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自我院接收的乙肝患者,共计40例,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1月,现以随机硬币法为分组法则,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参照组(2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2:8;年龄23~68岁;均数(46.20±12.95)岁;病程3~14年,平均(8.11±1.21)年。参照组男女比例11:9;年龄22~68岁;均数(46.54±11.09)岁;病程3~15年,平均(8.69±1.34)年。将上述资料作临床比对,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入标准:符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相关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史者;签订研究知情书者;合并肝性脑病、造血系统疾病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均排除在外。研究计划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疗法:口服恩替卡韦胶囊(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8);给药方式及剂量:空腹口服,0.5 mg/次,1次/d。

实验组疗法: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补肝汤加味治疗,方剂如下:三七粉4 g,甘草6 g,山茱萸、茵陈、陈皮、柴胡各8 g,生地黄、熟地黄各10 g,垂盆草12 g,炒酸枣仁、沙苑子、柏子仁、郁金、川芎、丹参、当归各15 g,鸡血藤、黄芪各20 g,白芍、薏苡仁各30 g;湿邪者加黄岑12 g、苦参9 g;热邪者加白花蛇舌草10 g、黄岑15 g;虚寒者则加细辛3 g、桂枝10 g;上述诸药水煎服用,1剂/d。两组均持续给药60 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4+、CD3+、CD8+)、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以评估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HBV-DNA阴转,ALT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HBV-DNA阴转,ALT未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HBV-DNA、ALT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 20.0软件计算,计量、计数资料以(±s)、(%)表示,同时检验t值、x2值,若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CD3+、CD4+水平均低于参照组;CD8+水平则高于参照组,处理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然更优,处理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s)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3 讨 论

中国传统医学将乙肝归为“黄疸”、“阴邪疫病”、“肝着”等范畴,认为本病病机与脾、肝、肾联系密切,即湿热之邪首犯中焦,致脾胃受困;湿热交蒸,土壅木郁,致肝疏泄不调,肝郁脾虚;久则脉络瘀滞,气机阻遏,湿、热、瘀互结[4]。可见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肝脾肾气不足,标实即湿热瘀互结,因此,治疗当以柔肝养血、健脾祛湿、解毒活血为原则。

笔者所用补肝汤加味方中,三七粉止痛消肿、止血散瘀;甘草;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茵陈利湿清热;陈皮理气化痰、健脾燥湿;柴胡升阳疏肝、和解表里;生地黄清热、生津养血;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垂盆草退黄利湿、清热解毒;炒酸枣仁舒筋柔肝、酸甘化阴;沙苑子滋补肾精;柏子仁润肠通便、安神养心;郁金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丹参活血散瘀、止痛通经;当归调经止痛、补血和血;鸡血藤祛瘀通络、养血活血;黄芪益卫固表、益气健脾;白芍调经养血、止痛平肝;薏苡仁利水渗湿、止泻健脾[5-6]。上述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活血解毒、养肝疏肝、健脾祛湿之功效。本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CD3+、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70.00%)(P<0.05)。结果指示,补肝汤加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疗效。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化痰解毒、补虚祛瘀类方剂具有抑制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肝脏损伤作用,而补肝汤加味正属于此类方剂,其可加速肝细胞修复再生,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血清HBV-DNA转阴[7]。

综上所述,补肝汤加味治疗方案在乙肝治疗中效果突出,该方药能够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各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说明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猜你喜欢
汤加乙肝活血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