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

2020-07-25 07:09詹必庆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肌腱修补术腹股沟

詹必庆

(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3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7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2018年6月~2019年6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男、女各为22例和13例;年龄25岁~66岁,平均年龄(38.38±3.27)岁。观察组,男、女各为20例和15例;年龄27岁~62岁,平均年龄(38.33±3.29)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后,取仰卧位,在患者脐下做10 mm弧形切口,在脐平面的稍下的两层腹直肌外缘各打一个5 mm的操作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维持腹压在12 mmHg,置入10 mm Troca探查,使用电凝钩将腹膜切开[1]。将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盆壁化处理,充分游离疝囊,在无渗血后,将补片置入患者的腹膜前间隙,腹膜前间隙的分离范围为内至耻骨联合,外至腰大肌和骼前上棘,上至联合肌健上大于3 cm,内下方至耻骨梳韧带下3 cm,外下方至精索“盆壁化”6~8 cm,植入10 cm×15 cm的补片。连续缝合的方法来充分关闭腹膜[2]。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前规范划线,后对患者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切口:取下腹部斜切口,于腹股韧带上方的2 cm处,和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结扎腹壁浅动、静脉和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直至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出腹股沟管浅环。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寻找、切开疝囊:用2把止血钳夹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于其下面钝性分离,上片至显露出联合腱,下片至腹股沟韧带。注意分离下片时勿伤及髂腹股沟神经,可将此神经自腹内斜肌上分离出来,用止血钳自神经下将下片腱膜拉至神经下方,再将腱膜外翻,使神经被腱膜覆盖加以保护,显露腹壁下动静脉,高位游离和结扎疝囊,固定网塞及补片,术后切口6 cm,最后分层缝合切口[3]。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 P S S 2 0.0 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s)进行表达,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表达,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如表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P<0.05。

表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例疼痛。对照组,4例尿储留、2例疼痛、1例切口积液。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20.00%),(x2=5.0806,P=0.0241<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以下优势:在腹腔镜下术野清晰,分辨率较高,可以更加精准的找到游离组织,降低组织和血管损伤,所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在腹腔镜下可以更好的发现对侧隐匿疝,可以降低患者二次手术几率。可以通过腹膜前间隙游离,将补片贴在患者的腹膜前间隙,达到修复的效果。最后,该术式的手术切口较小,患者的疼痛较轻,可以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有利于患者预后与恢复。

总而言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肌腱修补术腹股沟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