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20-07-25 07:09纪旭旭孟小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相关检查胺碘酮心电图

张 萍,纪旭旭,孟小宇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比较高,在发病24小时之内,猝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做好早期识别与及时诊断是十分关键的。在本研究中,对该疾病进行治疗中,通过胺碘酮与稳心颗粒的结合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了48例患者,采用随机划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患者组均24例,在观察组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在4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4±5.42)岁。在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61±5.65)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全部的患者在被确诊是急性心肌梗塞之后,马上接受常规治疗,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患者提供抗血栓、抗凝血,以及营养心肌等药物,并且,对患者实施吸氧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中,胺碘酮药物的使用方式为餐后1 h服用,0.2 g/次,3次/d,用药1周中后改为2次/d,用药2周之后改为1次/d,1疗程20 d,连续用药2疗程。对于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来说,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药物治疗方式,胺碘酮的用药量、用法与对照组一样,在服用稳心颗粒时,要用开水冲服,1袋/次,3次/d,治疗时间与对照组也一样。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经过24 h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经过24 h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各项指标有所改善,还没有完全康复;无效:经过24 h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各项指标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组间数据的统计处理均运用SPSS 20.0软件,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n表示例数,通过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之后,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差异显著,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n(%)]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一直的不断加快,在临床中,心肌梗塞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而言,其发病的诱因比较多,主要包括:其一:过度劳累;其二,暴饮暴食;其三,生活习惯不良。其四,其他因素,比如,情绪过于激动等[2]。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而言,属于冠状动脉闭塞心肌异常疾病,该疾病比较严重,会给缺血的心肌带来严重的损伤,进一步增加了心肌梗死面积,加速心功能的恶化,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半衰期比较长,除了可以有效抑制心肌的传导,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还不会影响对静息膜电位以及动作电位的高度,不过,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不少患者在服药期间会出现诸多副反应,比如:腹部疼痛,胃肠道不适,以及头晕等[3]。对于稳心颗粒这种中成药来说,其主要的成分包括:党参、三七、黄精、甘松以及琥珀等中药,这些成分可以提升患者的心肌收缩力能够,对体内微循环进行改善,减轻相关的临床症状等。不仅如此,在稳心颗粒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现象,尤其在心律失常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消除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中,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经过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为95.83%,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相关检查胺碘酮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效果体会
近千失智老人申领防走失手环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心动过缓会影响健康吗?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