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长期血透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2020-07-25 07:09慧,陈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评量年龄资料

陈 慧,陈 洁*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血液透析是对于各种中末期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因长时间的血液透析等方案会导致患者表现多种不良的心态,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对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本文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对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相关干预所取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长期血液透析的38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一致性,方便分组对照研究。本文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同样为19例,x2=0.0527,P=0.8184;观察组患者当中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41.55±13.27)岁;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0.82±12.45)岁,t=0.2492,P=0.8039。本文两组患者均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经一般资料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差异,P>0.05。

1.2 调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调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为患者分别配合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不同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如下:①护患关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护士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应过硬,始终对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确保患者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患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1]。在对患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和责任感,引入无锡八院优质护理理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心理疏导,以便于获取良好的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以专科护理为抓手,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尊重患者隐私。每周进行回访沟通,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教育评估量表,使患者的健康宣教具体化,让血透患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病症和相关治疗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正视疾病的相关治疗,提高治疗的信心。护理部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干预及指导。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统计对患者进行不同护理以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两组平分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IBM SPSS 25.0检验,文中的所有计量资料均选择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同时选择采用t值对所有的计量值进行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去选择采用自然数/百分数(n/%)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采用卡方值(x2)对所有的计数值进行检验;等级资料通过以Z值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选择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检验;组间之比选择采用P<0.05加以表示。

2 结 果

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存在怀疑心理、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失望绝望心理、抑郁心理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和SDS),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不同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请参见表1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比较(±s)

?

3 结 论

临床上长时间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表现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以指导需要着重的从患者的心理表现入手,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认识,对改善患者心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较为复杂,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并继续推广无锡八院优质护理。

猜你喜欢
评量年龄资料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变小的年龄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