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7-25 07:09张晓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实验组

张晓玲

(临汾市第十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3000)

脑卒中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突出,脑卒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且进展迅速,容易造成患者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力以及情绪功能等受损,对患者的预后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1]。为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考虑可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入手进行干预。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计94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与采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计9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47)与采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实验组(n=47)。对照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均数(64.52±4.58)岁,包括脑出血计19例,脑梗塞28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50~77岁,均数(64.13±4.62)岁,包括脑出血计20例,脑梗塞2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神志正常,年龄在80岁以下,依从性较好,已经签订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原发性神经、运动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即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h内逐渐进行体位限制、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躯体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并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①注意力训练,要求采用视觉跟踪、文字朗读、特定数据或文本中找出某一数字或汉字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加以训练,每日2次,每次训练时间设定为20 min。②定向力训练,定期询问患者当天的时间、所处的位置,并进行前后左右或东南西北的指向训练,另外要求患者在熟悉的环境内,闭上眼睛指出物品所处的位置以及相关物品的间距或分布等[2]。③记忆力训练,讲出一段数字、字母或依据,让患者进行重复。并可采用朗读文章,让患者提炼其中中心思想的方式开展训练。也可让患者回忆当日或昨日所发生过的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时,可利用拍照的方式预留照片,确保在患者记忆不清时,能够及时提供照片辅助其回忆思考。④协调训练,重点对患者的手部功能以及四肢的配合能力进行训练,可采用双手捡豆子、套圈、折纸等方式进行训练。⑤逻辑思维训练,在训练中可采用同近意词训练、反义词训练、词语类别划分、造句、讲故事等凡事进行训练[3]。⑥计算与朗读能力训练,可为患者设计计算题、应用题,让患者进行解答,并合理利用比大小、拼图等方式,增强患者的感性认知。同时可为患者提供报纸、小故事等读物,让患者进行朗读,并配合提问与讨论,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4]。⑦感知障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对侧空间忽略问题,使用患者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媒介对患者的空间扫描能力加以训练,一般媒介可选择患者感兴趣的报纸、书籍等,而后将物品放到患者的对半侧空间,以刺激患者对患侧情况的认知,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站立位、平坐位、仰卧位三种进行旋转,即以健侧肢体带动躯体朝着患侧进行转动,每次转动的幅度控制在15~30°,以改善其空间忽略问题。

1.3 评价指标

①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②对比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与满意度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与Bra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表[n(%)]

2.2 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评分(92.54±3.67)分,高于对照组(86.72±3.18)分,P<0.05(t=8.2165,P=0.0000)。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后遗症,发生率约35.2~76.1%,而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认知能够越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越好,为此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5]。而目前对脑卒中患者,普遍推荐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虽然可加快神经与肌肉功能的重建,但受限于患者的认知能力,训练的配合度不高,且在动作训练时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诱发患者运动抵抗。而采用早期认知干预功能训练,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协调能力,而这些均能够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配合对患者逻辑思维的训练,则可改善其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护患之间的交互,对提高其康复训练价值的认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配合对感知障碍的恢复训练,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对侧空间忽略问题,对减少对侧碰撞事件,提高患者的空间感知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显著价值。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采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后,MMSE评分与Bra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方案效果理想。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且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实验组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肢体写作漫谈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