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与血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020-07-25 07:10魏雪梅贾志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菌血症化学发光败血症

杨 亮,何 宁,魏雪梅,付 鑫,迟 卉,贾志刚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在临床医学中,败血症与菌血症都是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造成的疾病。相关国内文献中指出[1],国内该类疾病的临床发生率正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由于患者往往在疾病出现时已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且病情发展迅猛,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巨大的影响,其致死率较高。在近年来的临床检测中注意到出现败血症、菌血症的患者往往体内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而发生病毒感染或是身体健康的正常人体内降钙素原则不发生变化或轻微增加[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与血培养结果的相关性,现取得较好效果,具体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降钙素原均≥0.05 ng/mL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培养分析检测方法,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PCT检测与血培养检测时间间隔不超过1 d,检测对象共男性500例,女性500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55.23±5.12)岁。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②病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治疗前,叮嘱患者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药物,并于患者住院后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样进行血培养与PCT检测。PCT具体检测方式如下:待患者血清标本自然凝固后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清分离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分析;血培养具体检测方式如下:在患者左右外周静脉各采集静脉血样4~5 mL,置入血培养瓶内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器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阳性判别方法:①血培养结果中显示为阳性;②降钙素原均≥0.05 ng/mL。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降钙素原水平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血培养检查中,阳性患者为1 6 0 例,降钙素原为2.59±1.02 ng/mL,阴性患者为840例,降钙素原为0.78±0.37 ng/mL,两种检验结果中,降钙素原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有可比性(P<0.05)。在160例血培养检出阳性患者中,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98例,平均降钙素原为5.78±2.67 ng/mL,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56例,平均降钙素原为1.68±0.67ng/mL,两种检验结果中,降钙素原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有可比性(P<0.05)。见表1、2。

表1 不同血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s,ng/mL)

表1 不同血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s,ng/mL)

?

表2 不同细菌检出情况的影响(±s)

表2 不同细菌检出情况的影响(±s)

?

3 讨 论

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中,血流感染性疾病败血症、菌血症临床多发情况越加严峻,大致病种由构成原因分为分革兰阴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三种,目前针对于败血症、菌血症等感染病症的甄别一般采用血培养的方式进行判断,但是患者往往有自行服用抗生素的情况,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采血的发热时间不同与采血部位的不同也容易使得患者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同时血培养的培养周期过长往往导致很难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判断,导致延误治疗[3]。所以针对于PCT的变化研究其与败血症、菌血症等感染病症的关系对于临床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对患者的病情具有判断参考价值,有助于细菌血流感染的检出判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菌血症化学发光败血症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输血四项的性能评估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预示革兰阴性菌血症的价值评估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