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维护效果的影响

2020-07-25 07:10梅祎倩周鎏敏张立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导管护士统计学

顾 婷,梅祎倩*,周鎏敏,张立丽

(苏州第九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20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深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应用PICC置管期间易因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影响治疗效果[1]。为了进一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保证患者安全,我院特实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对PICC管路维护发挥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60例入组,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6.18±3.59)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疾病类型:肺癌8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4例,消化道肿瘤8例,其他4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84±4.85)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疾病类型:肺癌9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5例,消化道肿瘤9例,其他2例;两组间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专业静脉治疗专业护士行PICC置管,具体干预内容:①导管维护:根据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由责任护士开展导管维护工作,由病房护士每日观察PICC置管情况1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告知患者出院后应定期来院进行PICC置管维护,护理门诊维护时间可选择每周二或周五。②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在置管当日,向患者告知日常导管维护相关注意事项,例如上衣应选择宽松,沐浴前应将穿刺部位用保鲜膜包裹,沐浴擦干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潮湿[2]。置管后每日用患肢开展握拳动作,减少肩部活动,禁止提重物,保持充足睡眠,休息时应选择健侧卧位。

观察组选择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在对照组维护方法基础上,实施如下措施:告知患者参与导管管理的优势,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导管维护中,对患者参与PICC置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强化PICC置管管理信念,提高维护意识,掌握正确的维护措施与方法。针对有关PICC导管维护相关问题,应耐心解答,给予患者专业化的指导与支持,使患者积极参与到PICC导管维护管理工作中,以延长PICC导管置管时间。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及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比较数据均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s)描述;计数资料:以x2值检验,以百分数描述;P值<0.05,可判断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具备明显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患者作为患者安全的主要核心,患者安全的保障,不仅是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而且患者自身参与性也具有重要意义。WHO近年来提出“促进患者安全”为主题的多项研究,其中“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项目中重点强调了患者在主动参与在患者安全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的实施,满足PICC置管患者对维护方法与技术的掌握与了解需求,提升PICC导管维护健康宣教效果,使患者在PICC导管维护的认知水平显著提升,使患者因错误认知产生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有效环节[3]。

责任护士应指导PICC置管患者积极参与导管维护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导管维护信念,使患者可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导管安全实践管理活动中。PICC患者出院后仍可就导管相关问题主动向护理人员问询,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使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的维护工作有效开展,专科护士开展指导与监督,可使患者明确自身在导管维护中的责任,提高患者的导管安全意愿,使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显著提升,促进患者形成正确的安全行为[4]。

综上,给予PICC导管患者实施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有效预防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率,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

猜你喜欢
导管护士统计学
最美护士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