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例胎儿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高危因素分析

2020-08-04 05:12黎洛冰梁西岚黄凤娟潘锦梅杨景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整倍体穿刺术指征

黎洛冰 梁西岚 黄凤娟 潘锦梅 杨景谋

18-三体综合征又名爱德华综合征,是人体18 号染色体多一条导致的染色体异常,除唐氏综合征之外的第二大常见染色体病,在临床中较为普遍,胎儿一般有多发畸形,还伴有智力低下。新生儿出生后难以存活,病死率高,患儿平均生存时间只有12 周[1]。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18-三体综合征患儿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所以产前筛查及诊断尤为重要[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4 年1 月~ 2020年3 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56 例病例,探讨18-三体的产前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遗传咨询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自 2014 年1月~2020年3 月产前诊断结果示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的病例56 例。产前诊断指征分为4 大类:超声软指标异常或超声结构异常、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高龄妊娠及产前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高风险。

1.2 方法

1.2.1 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核对孕周,知情同意后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孕11~13+6周行绒毛活检术,孕18~24 周行羊膜腔穿刺术,孕25 周之后行脐静脉穿刺术,通过以上手术方式取得胎儿的绒毛、羊水、脐血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处理、常规制片、G 显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相。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20 个核型,每例分析5 个核型。

1.2.2 超声筛查 超声诊断检查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飞利浦HD15,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2.0~5.0 Hz。孕11~13+6周行胎儿颈项透明层(NT)检查。孕14 周以后对胎儿行系统性超声筛查。检测顺序从头部开始,检查头颅光环、脑室结构、小脑、颜面,然后检测脊柱、内脏器官和四肢。测量胎儿的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和肱骨的长度,以及小脑横径、侧脑室、后颅窝池和羊水指数[3]。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胎儿18-三体综合征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情况及指征分类情况。②分析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异常类型情况。

2 结果

2.1 胎儿18-三体综合征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情况及指征分类 56 例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其中5 例(8.93%)行绒毛活检术,48 例(85.71%)行羊膜腔穿刺术,3 例(5.36%)行脐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100.00%,穿刺术后1 周内流产1 例。56 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53 例染色体核型为47,Xn,+18;嵌合型1 例,mos47,Xn+18[27]/46Xn[13];其余2 例染色体核型为 48,XXY,+18;48,XXX,+18。56 例确诊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分类 :超声软指标异常或超声结构异常 53 例(94.64%)、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5 例(44.64%)、高龄妊娠13 例(23.21%)、产前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高风险12 例(21.43%)。其中40 例18-三体综征含有2 个或 2 个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4 大类产前诊断指征中因单一指征行介入性产前诊的13 例(23.21%),其中超声软指标或超声结构异常10 例,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 例,高龄妊娠1 例。因2 个或2 个以上指征穿刺的 43 例(76.79%)。见表1。

表1 56 例胎儿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指征分类(n,%)

2.2 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异常类型分析 经超声检查发现,56 例确诊为18-三体的胎儿中,有53 例伴有超声异常表现。见表2。

表2 53 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异常类型分析[n(%)]

续表2

3 讨论

18-三体综合征是第二大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出生病死率高,伴严重智力障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早筛查早诊断以及提高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率意义重大。

回顾分析在本院行介入性诊断术确诊的56 例18-三体综合征,有5 例(8.93%)于孕早期行绒毛活检术,48 例(85.71%)在孕中期行羊膜腔穿刺术。本地区的18-三体综合征主要是在中孕期确诊。原因在于:①产前筛查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孕妇没有意识到孕早期筛查的重要性,直到孕中期或晚期才会接受产前检查,没能在最佳时间段接受筛查。②产前诊断意识薄弱,以及对绒毛活检术不熟悉接受度低有关,等待至中孕期才行羊膜腔穿刺。56 例18-三体综合征病例的产前诊断指征主要包括:超声软指标异常或超声结构异常、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高龄妊娠及产前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高风险。其中超声异常53 例(94.64%),提示超声检查在筛查18-三体综合征有重大意义。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5 例(44.64%),为第二大重要指征。考虑与本地区唐氏血清学筛查免费,应用普及有关,较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筛查应用更为广泛。唐氏血清学筛查是针对18-三体综合征筛查的简便有效方式[4]。

产前筛查离不开超声检查。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筛查明显作用于18-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不同类型的非整倍体异常,有其典型的畸形谱。根据研究结果显示,>90%的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影像结果有变化[5]。此次研究中的56 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有53 例超声影像异常,本研究中,心脏畸形的检出率最高69.81%,心脏异常中又以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肢体异常,占比均在28%以上,与文献报道一致[6]。心脏发育异常、头颅形态异常(草莓头)、双手姿势异常、桡骨缺如等是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一系列典型的超声征象。除了上述问题,超声软指标异常如脉络丛囊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单脐动脉、侧脑室增宽、肠管回声增强等在18-三体综合征超声检查中也较为普遍。超声软指标异常一般是正常结果的变异,但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当超声发现胎儿某一结构或软指标异常时,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如伴有其他部位超声异常,18-三体综合征异常的风险增高。超声筛查虽然无法作为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确诊标准,但是其诊断结果可以作为遗传学检查的指引;同时可以作为产前诊断的依据,提高产前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产前超声对筛查18-三体综合征异常有重要临床意义。据报道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并结合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假阳性可降低为0.01%[7]。说明血清学筛查联合超声检查,增加了筛查的可信度和阳性孕妇的依从性,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高龄妊娠也是介入性诊断的重要指征。高龄是引发18-三体综合征一个重要原因。高龄孕妇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容易分离错误,导致胎儿18-三体综合征的发生。此次56 例患有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中,有13 例孕妇年龄>35 岁,占23.21%,与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报道无差异[8]。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些高龄孕妇存在侥幸心理,或对羊膜腔穿刺术等存在恐惧心理,未重视产前诊断。因超声发现异常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才前来产前诊断。因此在遗传咨询的过程中,对高龄孕妇要充分知情告知生育染色体异常儿风险,通过科学的产前诊断避免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出生。

综上所述,通过对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及产前高危因素的回顾性分析,尤其对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超声异常高危因素的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加大孕早期的筛查力度,联合血清学筛查、超声、孕妇年龄及产前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等多种筛査方式,可有效筛出18-三体综合征,及时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降低本地区的出生缺陷率。

猜你喜欢
整倍体穿刺术指征
PGT-A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反复种植失败人群年龄、BMI与非整倍体的关系分析
非整倍体结肠癌对顺铂的耐药性研究
不同指征患者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比较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