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 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08-04 05:12王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预测值敏感度肺泡

王骁

肺炎(pneumonia)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由于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或者呛咳、误吸、放射线等理化因素所致的炎性病变,病灶位于肺泡、肺间质和终末气道,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应及时治疗,而迅速、高效、准确地诊断是肺炎患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的保证[1]。肺炎发病急,由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相似,容易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混淆,误诊率较高,寻找一项安全准确的早期诊断方式是当务之急[2]。此次试验旨在探究胸部CT 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在本院治疗的105 例肺炎高度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 例,女49 例;年龄21~75 岁,平均年龄(42.91±10.70)岁;临床症状表现:咳嗽咳痰86 例、高热28 例、痰中带血23 例、呼吸困难22 例、胸闷胸痛15 例、呼吸困难5 例。患者已接受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均无心、肝、肾等严重器质病变,亦排除肺癌、肺结核的可能,患者知悉试验内容后,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X 线检查 选用东芝 DRX-3724 X 线机,患者做好准备后,拍摄X 线胸部正位片、侧位片。

1.2.2 CT 检查 X 线检查后,即可进行胸部CT 检查,此次试验采用东芝Activison 16 层螺旋CT 机,取仰卧位,头部先进,自肺尖匀速扫描至肺底,扫描球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3200 mA,球管旋转时间设置为0.75 s/周,层厚设置为5 mm,扫描矩阵设置为512×512,引导患者屏住呼吸3~5 s,一次性完成扫描,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重建数据包,再应用多平台重建技术(MPR)、表面遮盖法成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R)等后处理技术,对可疑部位进行靶重建及增加1 mm 薄层重建,以将病灶部位的位置、形态、边缘、密度和邻近纵膈、胸膜的关系清晰显现出来[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由2 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意见不统一时展开讨论,记录胸部X 线、CT 诊断结果,将之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计算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5例疑似患者病理检查诊断阳性80 例、阴性25 例。X 线诊断,阳性诊断符合63 例,原有阳性17 例误诊为阴性,阴性诊断符合13 例,原有阴性12 例误诊为阳性;胸部CT 诊断,阳性诊断符合76 例,原有阳性4 例误诊为阴性,阴性诊断符合20 例,原有阴性5 例误诊为阳性。在肺炎诊断中,胸部C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80.00%、93.83%、83.33%,均高于X 线的78.75%、52.00%、84.00%、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5 例疑似患者的胸部X 线、CT 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肺炎是一种病原体入侵肺实质并在其中过度生长,令机体无法防御导致肺泡腔出现渗出物的炎性病变,一般而言,病原菌是经由空气吸入、血液传播、附件部位传播等方式入侵呼吸道,到达下呼吸道,生长繁殖后,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出现充血、水肿等症状,肺泡内出现纤维蛋白渗出、细胞浸润等症状[4]。根据生理解剖结构,肺炎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而根据病因,肺炎又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及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5]。早期诊断对于延缓肺炎进展,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及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以往肺炎临床诊断常用方式为胸部X 线。X 线是一种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的诊断方式,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在患者中有着极高的接受度,与超声、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 大医学影像技术[6]。不过,胸部X 线虽然穿透力强,成像清楚,但是在X 线影像上,与肺结核、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泡细胞癌十分相似,影像中均可见肺门影增大、斑片影肺纹增多、斑片影、大片影等表现,而且肺部的生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X 线无法显示肺门旁、肋膈角区域、脐静脉食管窝旁等重叠部位的病变情况,平片影像重叠、影响密度不均,误诊率较高[7-9]。多层螺旋CT 是一种具有扫描时间快、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较高优点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安全性高。与X 线相比,胸部CT 的明显优势在于,能够清晰显现出无法显示的重叠部位病变情况,并且清晰显示出位置、形态、边缘、密度和邻近纵膈、胸膜的关系,准确反映出与心脏大血管重叠部位的炎性病变情况,有效诊断鉴别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等病变,特异性、敏感度均较高[10-12]。以胸部CT 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为例,影像中大部分患儿出现斑片状、大片实变及胸腔积液,部分患儿伴有结节影、小叶间分布、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表现[13-15]。

本研究将2019 年1~12 月在本院治疗的125 例肺炎高度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胸部X 线、CT 检查,105 例疑似患者病理检查诊断阳性80 例、阴性25 例。X 线诊断,阳性诊断符合63 例,原有阳性17 例误诊为阴性,阴性诊断符合13 例,原有阴性12 例误诊为阳性;胸部CT 诊断,阳性诊断符合76 例,原有阳性4 例误诊为阴性,阴性诊断符合20 例,原有阴性5 例误诊为阳性。在肺炎诊断中,胸部CT 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80.00%、93.83%、83.33%,均 高 于X 线 的78.75%、52.00%、84.00%、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X 线,胸部CT 在肺炎诊断中有着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临床应用价值高,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测值敏感度肺泡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