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2020-08-04 05:12彭建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椎弓螺钉经皮

彭建兴

胸腰椎骨折属于脊柱骨折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存在非常不稳定性,一旦患上此疾病如未接受治疗,那么对于患者来说会严重损害神经,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所以此时期采用微创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1]。此次临床试验选择80 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2019 年2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6.24±1.0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6.25±0.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式锥弓螺钉固定术治疗,选择6 个螺钉植入到患者损伤椎体间,借助金属棒进行处理,在损伤区域内进行复位固定。研究组患者则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要求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全麻)处理,以俯卧位形式接受手术,基于此采用C 型臂X 线机进行引导,将克氏针标记在位置上,等到患者深筋膜全部切开后,穿刺针将其穿刺到患者椎弓根体表处,做好消毒工作,置入导丝后将针管拔出,采用三级通道对软组织进行扩张,最后需要将导丝取出,拧入相应长度螺钉,置入适当长度连接棒,确定位置后,锁紧螺母[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治疗前后VAS 评分、影像学参数[3]。使用VAS 评分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切口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分值0~1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观察患者影像学表现,术前术后X 线片和CT 上椎体高度以及锥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前缘高度/(上位椎体前缘高度+下位椎体前缘高度)×100%;后凸Cobb 角:侧位X 线片上可以做一条在伤锥终板线和伤锥下位椎体垂直线,垂线交角则称之为后凸Cobb 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对比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 角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周、6 个月,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 角均较本组手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表3 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对比()

注:与本组手术前对比,aP<0.05

3 讨论

此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6.25±0.16)cm、术中出血量(61.25±2.25)ml、手术时间(51.02±11.25)min、引流量(22.25±5.10)ml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5±0.20)cm、(94.25±12.02)ml、(82.25±21.02)min、(127.25±12.02)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此次临床试验发现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存在以下优势。①螺钉置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动力,固定效果比较好,并且可以有效预防悬挂效应出现,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后凸;②不会增加患者正常椎间盘牵引力,此种手术方式便于患者恢复;③椎体后凸矫正后,患者高度不再丢失,与此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④整个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创伤是十分小的,不会严重损伤患者肌肉完整和连续性,便于患者接受手术后病情恢复[4]。不过手术过程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固定前期需要精准定位,确保C臂X 线机能够以正侧位形式投射,还要严格控制螺钉深度、双侧螺钉内倾角度及离棘突中线距离,完成以上操作之后,需要借助C 臂X 线机进行检测,保证位置正确,然后按照手术基本原则开展。做好患者康复训练工作,避免因为负重对患者产生影响[5]。

随着现在脊柱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在内固定手术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取得很好治疗效果。此手术形式可以有效弥补开放手术形式不足,手术切口小、流血少、创伤小、便于恢复,治疗效果很好,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追捧和喜爱。微创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手术适应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目前认为此适应证具体如下:新鲜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1/2,CT 提示移位<30%,无脊髓损伤患者不需要进行椎管减压。禁忌证:对于爆裂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患者,需要掌握患者解剖关系以及椎管内部是否存在显著骨块占位情况,脊髓损伤需要进行椎管检查患者,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则称之为手术禁忌证[6]。

手术中注意事项:患者接受手术期间体位摆放形式,手术应该满足正侧位照片具体需求,防止金属物质进入,导致透视结果出现误差,C 臂X 线球管和患者腰背需要保持一定平行性,使得两者保持对称,侧位和终板平面还要保证垂直状态,找准患者进针点以及进针具体角度。在整个手术中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中假若C 臂X 线机反复进行透视,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射线损伤,因此需要患者以及医护工作人员采用防护对策,非手术区借助防护用品进行合理覆盖,保证工作人员佩戴消毒衣物,在手术安全领域内设置好屏风作为保障[7]。

总之,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在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价值,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十分小,并且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少,手术之后患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少,便于患者术后良性发展,所以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椎弓螺钉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患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