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0-08-04 05:12赵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氨磺精神分裂症阴性

赵磊

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精神分裂症等慢性精神类疾病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青壮年是多发群体。精神科总结,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较多,包括患者的家族病史、环境因素、疾病、压力以及心理因素等,患者有妄想、幻觉、焦虑、抑郁等常见症状表现,需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既往治疗中,针对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药物治疗手段为主,氨磺必利是常用药物,用药后在缓解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有效果,但是治疗的有效率仍未达到预期临床需求。所以,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以成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rTMS 作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在联合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就本院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对比研究单一用药、联合rTMS 治疗的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患者无氨磺必利等药物禁忌情况;④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⑤患者病情稳定阶段;⑥患者基本资料完整;⑦患者无失访、退出情况。排除标准:①严重躯体疾病患者;②脑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③妊娠、哺乳期特殊阶段患者;④试验用药以及治疗手段禁忌患者;⑤病情急性期患者。采取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32.0±9.4)岁。联合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20~58 岁,平均年龄(32.5±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片单药治疗,治疗剂量400~800 mg/d,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1200 mg/d,服用剂量≤400 mg/d的患者于19:30 单次用药,服用剂量>400 mg/d 的患者在7:30、19:30 时分2 次服药。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 治疗,以Magpro R30 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刺激磁头应用型号 MCF-B65 的“8”字形线圈,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作为刺激部位,强度80%MT,18 min/次,1 次/d,5 次/周,连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PANSS 总分。①参考PANSS 评价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②参考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越良好[2]。③疗效判定标准:参考PANSS 总分差值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PANSS 减分率>75%为显效,减分率50%~75%为有效,减分率<5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认知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PANSS 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18.5±2.5)分、阳性症状评分(12.0±2.0)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30.0±2.2)分、PANSS 总分(60.0±5.0)分、认知功能评分(93.8±3.0)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0.6±2.5)、(14.6±2.2)、(34.0±2.3)、(68.8±5.3)、(87.0±3.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认知功能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认知功能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精神科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患者有阴性、阳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生活质量,需合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临床工作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残留疾病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心理负担[5]。rTMS 治疗的物理原理是刺激大脑细胞,从而产生去极化,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并影响大脑生理、代谢,改善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此物理治疗手段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可以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6,7]。李轶[8]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氨磺必利联合rTMS 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氨磺必利,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PANSS 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氨磺必利联合rTMS可以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认知功能,预后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氨磺精神分裂症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浓度参考范围和警戒值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