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2020-08-04 05:12方填源陈哲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普罗变异性胺碘酮

方填源 陈哲林

心律失常属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机体血液流动学同时亦并发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但不同药物作用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所不同[1,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普罗帕酮、胺碘酮用药治疗,对比分析普罗帕酮及胺碘酮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参照组中男25 例,女21 例;年龄49~78 岁,平均年龄(59.36±6.22)岁。观察组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48~77 岁,平均年龄(59.41±3.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生理诊断确诊为心律失常;②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次涉及相关用药过敏或不耐受;②因药物因素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所致心律失常;③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肝肾病变或甲状腺病变;④参与本次研究前3 个月内使用治疗感染、心肌梗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普罗帕酮(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56,规格:50 mg×50 片)药物治疗,即第1 周给药剂量为150 mg/次,3 次/d。第2 周开始则调整用药剂量为100 mg/次,3 次/d,持续治疗4 周。

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药物(山东信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56,规格:0.2 g×24 片)治疗,即第1 周给药剂量为200 mg/d,3 次/d。第2 周开始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①若患者心率水平在80~100 次/min 且发病频率<10 次/min,则调整用药剂量为200 mg/次,2 次/d;②若患者心率水平<80 次/min,则调整用药剂量为200 mg/次/d。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李全亮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3]研究中的疗效标准:①痊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征恢复正常,且疾病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各心脏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且疾病症状基本消失;③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指标明显改善,且体征趋于平稳;④无效:不符合以上痊愈、显效、有效标准,甚至出现恶化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rMSSD、窦性心博SDNN、SDANN、SDNNIndex 水平。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率过慢、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参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rMSSD、SDNN、SDANN、SDNNindex 分别为(30.56±8.24)、(118.64±8.63)、(112.58±9.63)、(98.65±9.63)ms,均高于参照组的(21.68±5.13)、(98.69±8.45)、(106.87±9.06)、(88.69±9.4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低于参照组的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 (,ms)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 (,ms)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指患者心脏冲动频率、节律、传导速度、起源部位或激动次序显著异常,多因折返激动或传导阻碍所致冲动传导功能异常,主要疾病症状为胸闷、心慌、乏力等。心律失常不仅会致使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也会引发相关并发症,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此,需采取有效方式控制心律失常疾病发展[4,5]。

临床救治心律失常多采取药物治疗,其中普罗帕酮、胺碘酮为常用药物。其中普罗帕酮属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用药,通过阻断机体心脏部位钠通道以减慢传导速度,抑制心肌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进而达到减慢心率的目的,有一定的疗效,但无法高效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6-8]。而胺碘酮属多通道阻滞剂,能有效阻滞钠通道、钾通道、L 型钙通道,通过抑制机体房室交界部位及窦房结自律性以减慢机体心肌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另一方面,胺碘酮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通过改善机体甲状腺素代谢来达到缓解炎性反应的目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调节能力,于临床数据中即显示为心率变异性指标高效改善[9]。本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MSSD、SDNN、SDANN、SDNNindex 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郝春颖等[10]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各心率变异参数(rMSSD、SDNN、SDANN、SDNNindex)显著高于采取普罗帕酮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有可参考性。

综上所述,相比于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施行胺碘酮药物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心脏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普罗变异性胺碘酮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