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2020-08-04 05:12刘永耀伍颖燕孔婉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通窍天麻白术

刘永耀 伍颖燕 孔婉文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病,在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患者群体[1]。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形成,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攀升[2]。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不仅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也提高了患者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3,4]。因此,临床针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积极治疗。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耳穴压豆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就本院96 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诊治的96 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 组与B 组,各48 例。A 组男17 例,女31 例;年龄36~87 岁,平均年龄(61.5±13.3)岁;病程1~20 年,平均病程(4.9±5.2)年。B 组男16 例,女32 例;年龄30~82 岁,平均年龄(61.5±12.8)岁;病程1~20 年,平均病程(5.1±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真实、完整;②患者经临床检查证实,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有关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标准;③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神志异常患者;②主要脏器的严重疾病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感染性疾病患者;⑤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3 方法 A 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营养心肌、抗眩晕、降压、降血脂、对症支持等治疗。B 组在A 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耳穴压豆治疗方法[5]:选取合适穴位,主要取耳尖、耳廓后的“降压沟”、神门及心、脾、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等穴位,患者取仰卧位或坐卧位,探棒探测耳穴的敏感点(压到敏感点时患者出现皱眉、疼痛感,以最痛点为治疗点),用75%酒精棉签常规消毒耳部,干燥后用0.5 cm×0.5 cm 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贴紧,以拇指、食指的指腹按压数次,力度以患者有疼痛但可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7 个穴位/次,按压3~5 min,2~3 次/d。期间若王不留行籽脱落,则重新选择穴位并埋籽,每隔3 d 更换一侧耳穴,双耳交替,治疗1 个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组方[6]:清半夏8 g,苍术10 g,白术10 g,天麻15 g,陈皮10 g,茯苓15 g,薏苡仁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赤芍10 g,川芎10 g,枳壳10 g,地龙5 g,郁金5 g,加水煎煮,1剂/d,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 血压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0%;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收缩压(130.1±14.2)mm Hg、舒张压(85.3±11.2)mm Hg均低于A 组的(138.1±13.3)、(90.6±12.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注:与A 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L)

注:与A 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B 组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A 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n(%)]

3 讨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与高脂血症的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眩晕”、“头痛”范畴,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因素所致[8]。高脂血症属“膏脂”范畴,因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膏厚味、情志不舒等因素所致[9]。两种疾病均与肝、脾、肾等脏腑病变有关,且病因相似,因此可共治。目前认为,该病的治疗原则为祛痰化瘀、活血通络[10]。耳穴压豆具有行气、活血之功效,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埋籽,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脏腑、宁心安神的效果[11]。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的药方成分包括清半夏、苍术、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薏苡仁等,具有燥湿化痰、活血通络、健脾益气之功效[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 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总有效率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压与血脂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通窍天麻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