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化湿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2020-08-04 05:12丁宇飞袁文谋肖勇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脾虚腹痛证候

丁宇飞 袁文谋 肖勇辉

IBS-D 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临床表现通常为腹痛、腹部不适、腹泻、便秘相交替,以及粪便性状改变等[1]。我国是IBS-D 的高发地区,此病症属于急性症状会急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前较为常用的西药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其在IBS-D 上的应用益发成熟。本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辩证研制了和胃化湿片。本文对其临床应用情况作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110 例IBS-D 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26~80 岁,平均年龄(50.33±9.90)岁;病程6 个月~6 年,平均病程(1.87±1.38)年。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27~79 岁,平均年龄(50.79±9.41)岁;病程5 个月~6 年,平均病程(1.95±1.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罗马Ⅳ分类标准的IBS-D 诊断标准[2]。②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以及《(2017 年)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4]中关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证症,主症包括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作或加重),急躁易怒;次症包括泛恶、纳呆、两胁胀满、疲乏无力;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消化道疾病者,②存在心、肝、肾严重疾病者;③对本研究用药有禁忌者,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口服奥替溴铵片(德国柏林化学股份公司,批准文号H20140903),40 mg/次,3 次/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10),1.5 g/次,3 次/d,饭前服用,持续治疗1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本院制剂和胃化湿片(梅州市人民医院,粤药制字Z20071020)治疗,饭前服,5 片/次,3 次/d,持续治疗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 评分:包括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影响度,按5 级评分,症状程度从无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依次记分为20、40、60、80、100 分[5]。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2017 年)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对主症(腹泻、腹痛、急躁易怒)按4 级评分,按症状程度由无、轻、中、重分别记分 0、2、4、6 分。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3]: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95%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75%为显效;症状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30%为有效;症状未减轻或稍有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和生活影响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和生活影响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腹胀程度评分、腹痛天数评分、腹痛程度评分和生活影响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泻、腹痛、急躁易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急躁易怒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腹泻评分、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 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IBS-D 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症状,大便多呈稀糊状,也有患者存在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临床通常采用解痉挛和抗胆碱能药及微生态制剂治疗,但由于西药作用机制相对单一,以缓解症状为主,疗效并不稳定。

中医学认为,IBS-D 病位在胃肠,关键病机在脾虚,而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相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有利于脾升胃降、运化输布;肝失疏泄,则脾失运化,出现纳呆、腹泻、腹胀等症,而脾的运化失调,反之可使肝疏泄阻滞,肝郁气结,故IBS-D 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7]。

本院制剂和胃化湿片,方中白芍可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脾虚肝旺所导致的腹痛、泄泻,茯苓可健脾渗湿止泻,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泄泻症状,两药联用可达补脾抑肝、祛湿止泻的作用;白术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可用于脾胃气虚诸症;莱菔子和枳实可消积化痞、破气化痰,用于积滞内停、脘腹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可用于湿气阻滞中焦诸症;藿香可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可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腹痛吐泻;神曲和可消食化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主治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黄芪长于升阳举陷,治疗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诸症;诸药合用,可达健脾升阳、疏肝理气、化湿利水、缓急止痛之效,常用于IBS-D 的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和生活影响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腹胀程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和生活影响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腹痛、急躁易怒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腹泻、腹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和胃化湿片辅助治疗,利于改善肝郁脾虚证中医证候,提高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基于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和胃化湿片治疗IBS-D 肝郁脾虚证,利于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脾虚腹痛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