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08-04 05:12霍健杨徐伟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佛山市救助年龄

霍健杨 徐伟干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相关情况并不乐观,众多猝死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控,还出现了日趋严重的局势。另外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升高[1]。目前人们对该领域的理念相对较薄弱,缺少相应的知识培训,发生心脏骤停时,公众的应对知识还远远不够。心脏性猝死是指患者出现急性症状,1 h 内患者丧失意识,因心脏的原因导致自然死亡,并且患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都在人们的意料之外[2]。我国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在全球仍然处于较高的排名,猝死的相关防治工作仍需继续完善。本次收集2018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本院急诊科接收急救的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的372 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本院急诊科接收急救的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372 例,其中男278 例,女94 例,男∶女为2.96 ∶1;年龄1~93 岁,平均年龄(42.61±7.36)岁。纳入标准: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者。排除标准:晚期肿瘤;慢性疾病晚期。

1.2 方法 对372 例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死者性别、年龄、病史、生活习惯、工作以及死前1 h 表现情况、有无目击者、有无目击者CPR、初次用药时间、反应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初次用药时间的定义是患者发病到第1 次使用肾上腺素的时间;反应时间是从患者发病到救护车到达并对患者实施救助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猝死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年龄段分布特点,猝死月份分布特点,猝死时间分布特点,受到院外人员实施CPR 救助情况,病史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猝死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 2018 年与2019 年猝死患者的男性、女性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多于女性。每年猝死患者中,男性的平均年龄小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72 例猝死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岁)

表1 372 例猝死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岁)

2.2 猝死患者的年龄段分布特点 猝死最多的年龄段是41~55 岁,占36.02%。见表2。

表2 372 例猝死患者的年龄段分布特点 (n,%)

2.3 猝死患者的猝死月份分布特点 心脏性猝死的高发月份是1 月份,另外7 月、12 月也是猝死的较高发月份。见表3。

2.4 猝死患者的猝死时间分布特点 心脏性猝死患者发生猝死的最高时间段为18:00~24:00。见表4。

表3 372 例猝死患者的猝死月份分布特点(n)

表3 372 例猝死患者的猝死时间分布特点(n)

2.5 猝死患者受到院外人员实施CPR 救助 372 例患者中,有9 例受到院外人员实施CPR 救助,仅占全部心脏性猝死患者的2.42%。

2.6 猝死患者病史情况 372 例患者中,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194 例(52.15%),因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病症猝死患者98 例(26.34%),平时无疾病猝死患者80 例(21.51%)。

3 讨论

心脏性猝死是容易在院外发生的一种急危重症,其死亡率非常高,已经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如何降低其发生概率目前仍然是全球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心脏性猝死的病因与伴发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比较少,但大致是因为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小儿心脏性猝死的原因大致是因为结构性心脏病、原发性心电疾病、心震荡等。佛山市近2 年的心脏性猝死人数大约都在200 例左右,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心脏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月份、时间基本与相关研究调查一致[3,4]。本次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猝死的患者中男性占的比例更大一些,猝死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普遍小于女性患者,由此可以看出,当代男性的身体健康状况应当引起社会及相关人员、家庭的关注[5,6]。研究分析的结果还显示,猝死患者的年龄大部分都在50 岁左右,处于人体老龄化的阶段,这很有可能于老龄化所产生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患者资料分析显示有部分的年轻人群,但是对老龄化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相关研究显示,天气、温度和湿度等可能是影响猝死发生时间的因素,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 月、7 月及12 月是猝死发生的高峰期,1 月与12 月天气较冷,7 月天气较热,寒冷和酷暑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发生。另外佛山市这些季节湿度较大,天气加上湿度的原因更有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8 年、2019 年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段是18:00~24:00,这可能与现代通讯设备、科技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人们睡眠时间延后,白天由于劳累等缘故,增加了晚间猝死的概率,除了该种生活不规律的情况还可能与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导致神经-内分泌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人们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也显得尤为重要[7,8]。

除上述分析结果之外,本次研究的372 例病例资料中,只有心脏性猝死患者的2.42%得到了院外人员实施CPR 救助,这就说明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并且错过了大部分的急救时间。由此可见,佛山市CPR 普及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对提升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增强第一现场的抢救知识科普力度,大力宣传相关急救知识,是心脏性猝死急救同时也包括其他疾病急救工作上的一大突破点[9,10]。

综上所述,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性别、年龄、时间、月份等影响原因上做好预防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养成良好的作息、工作习惯是个人保护的重点。同时,应当积极宣传相关急性重病的急救知识,强化社会、院方及家庭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做好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工作,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更好的维护的社会安定及家庭的幸福。

猜你喜欢
佛山市救助年龄
变小的年龄
医院图书馆参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合作共建的实践与探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救助小猫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