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08-04 05:12王翠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步行心脏病心脏

王翠红

高血压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高血压病的同时伴随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生活质量下降。随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医生积极探索此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对策,以提升此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心脏康复干预能使患者恢复躯体、精神的最佳状态,使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此次将收治的110 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分为康复组与普通组,应用不同的干预措施,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与康复组,每组55 例。普通组男31 例,女24 例;年龄47~70 岁,平 均 年 龄(58.13±8.13)岁;病 程3~20 个月,平均病程(15.13±4.34)个月;心功能Ⅰ级16 例,Ⅱ级11 例,Ⅳ级28 例。康复组男30 例,女25 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7.79±8.47)岁,病程3~19个月,平均病程(14.65±5.12)个月;心功能Ⅰ级17 例,Ⅱ级9 例,Ⅳ级2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其他严重肝肾疾病,无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1.2.1 普通组 给予常规治疗及干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体弱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劝阻患者戒烟戒酒,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不吃腌制食品,不吃过甜及油腻食品,按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及β 受体阻滞剂观察用药反应及药品不良反应等。

1.2.2 康复组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治疗干预,首先应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确定患者运动强度,运动试验最大摄氧量的35%~65%为患者的运动训练强度。运动可采用步行,跑步机跑步,爬楼梯以及太极拳几种运动方式,刚开始运动1 周内训练强度可以选择20%~35%的最大摄氧量,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1 周后运动最大摄氧量提升5%~10%,而后可逐渐增加到最大。患者在整个运动训练期间,如有面色苍白、大汗、气促剧烈及眩晕应立即停止,应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康复训练疗程6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4 个维度,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2 6 min 步行距离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 个月后的6 min 步行距离,6 min 步行距离越远证明患者运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6 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生活状态评分(60.1±4.3)分、躯体功能(60.3±5.2) 分、心理功能(65.7±6.8) 分、社会功能(65.2±6.3)分均高于普通组的(44.7±4.1)、(45.9±4.7)、(50.1±5.3)、(50.2±4.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普通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329.7±15.9)m 高于普通组的(202.3±15.3)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m)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m)

注:与同期普通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外周动脉压力升高,损害心脏,使室间隔及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高血压心脏病。大多数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会出现气喘、咳嗽、心悸以及心衰的表现,患者不仅躯体出现症状,往往伴随情绪应激反应。心脏康复干预是通过建立最佳运动强度基础上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训练,从而逐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使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状态协同优化,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心脏康复治疗时医务人员应注意运动的强度、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运动量及强度进行把握。心脏康复干预具有以下优势,增加患者抵抗能力,提高心脏及肺部的工作效率,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压及心率,保持其稳定状态;能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糖;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肌梗死及中风的发病率;调节病患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降低病人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 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生活状态评分(60.1±4.3)分、躯体功能(60.3±5.2)分、心理功能(65.7±6.8)分、社会功能(65.2±6.3)分均高于普通组的(44.7±4.1)、(45.9±4.7)、(50.1±5.3)、(50.2±4.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329.7±15.9)m 高于普通组的(202.3±15.3)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康复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能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

综上所述,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康复干预措施,能强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高,适宜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步行心脏病心脏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Smog in Los Angeles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