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PDCA 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20-08-04 05:12梁仕凤黄斌英黄添容黄秀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依从性康复意义

梁仕凤 黄斌英 黄添容 黄秀珍

脑卒中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探讨PDCA 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2017 年6 月~2018 年9 月在本地三家三级综合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56 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效果分析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2018 年9 月在本地三家三级综合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56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 例。纳入标准:①无严重传染疾病、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其他脏器疾病患者;②经临床症状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或者CT 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中对于脑卒中诊断患者;③无意识障碍,能够配合且同意参与课题研究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75 岁患者;②合并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④拒绝本次课题研究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38~72 岁,平均年龄(58.64±9.23)岁;男42 例,女36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9~73 岁,平均年龄(59.71±8.64)岁;男43 例,女3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本的肢体功能锻炼等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 循环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PDCA 循环管理 ①计划阶段(Plan):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康复训练。②实施阶段(Do):由责任护士按照制定的康复方案具体落实康复训练,包括偏瘫肢体训练和日常生活动力训练,同时增加按摩、气压循环和电针等辅助治疗。③检查阶段(Check):有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检查,检查他们是否完成计划训练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家属的需求进行计划调整。④处理阶段(Action):定时进行康复训练总结,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计划,进一步深入优化效果较好的部分,同时制定接下来的计划和康复目标。

1.2.2 健康教育 ①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发病后3 个月内有计划的开展康复训练治疗,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强化患者的生活质量。②心理教育。脑卒中患者早期多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障碍,另外急性期开始康复训练会引起脑水肿、脑出血等症状,致使患者神经症状恶化,导致患者和家属产生负性心理,需要医护人员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康复途径。③康复知识教育。在痉挛期,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进而逐渐开展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指导患者用健肢协助患肢积极运动,鼓励他们进行上下左右移动身体、翻身以及在他人帮助下的起坐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扭动骨盆、伸屈以及自由立膝等动作;指导患者从床上过渡到轮椅上,进而进行床边椅子上自由坐起。在软瘫期,要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预防出现并发症和继发损害,切忌长时间卧床,引起肌肉萎缩和关节痉挛变形等情况。在恢复期,除了运用传统康复治疗包括推拿、针灸等以外,还要运用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现代康复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 评分、ADL 评分、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HAMD 评分、HAMA 评分及临床疗效。①用NIHSS 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1]。②用ADL 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2]。③用医院自制的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问卷以及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④用HAMD 以及HAMA 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分数与抑郁、焦虑情况呈反比[3]。⑤采用全国第八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中的一种,具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前者主要包括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缺血等,后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4]。临床上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均不太理想,患者较容易发生偏瘫类并发症,这对于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均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项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积极性有一定影响[5]。然而,以往传统康复健康教育模式多是仅针对患者实施简单的知识传播,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宣教效果欠佳。PDCA 循环属于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管理步骤,具有循环性、标准化及规范化的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实施PDCA 循环,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与解决[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将健康教育与PDCA 联合应用,于不断的循环中改进,对于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提升的康复护理的优质性,保护了优质护理的完整性,避免医疗资源浪费[7]。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及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转变对于自身疾病的态度,自发的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加强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康复计划。同时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积极态度,可加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依赖,构建良好护患关系[8]。另外通过实施PDCA 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且患者的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刘文文[9]的研究论点“对脑卒中患者开展PDCA 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相符。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脑卒中患者,联合应用PDCA循环与健康教育,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明显改善效果,且有利于控制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康复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