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0-08-04 05:12黄剑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程检出率

黄剑平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伴发发热、多浓痰、咳嗽,部分严重的还会出现血痰[1]。患儿的肺部会由于炎症造成肺功能受限,进而导致患儿的全身系统受到影响,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2]。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咳嗽是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侵入了患儿的呼吸道,并最终粘附于患儿的黏膜上,造成患儿感染并咳嗽。患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由于感染出现体液免疫反应,虽然体液免疫反应有助于缓解患儿的发热和呼吸不畅,但也会加重患儿的咳嗽症状,部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还因此患上慢性咳嗽[3]。因此临床需要及时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做出诊断,判断其病情是否为阳性,为后续治疗铺开道路,因此,临床的检验手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诊断率是一个研究热门[4]。但是临床对检验方法还没有达成共识,有的研究认为快速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更高,有的研究认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检出率更高。本文在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患儿中选取60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患儿中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60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6±3.6) 岁;1~3 岁10 例,4~8 岁11 例,9~11 岁9 例;病程≤7 d 14 例,病程>7 d 16 例。实验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6±3.8) 岁;1~3 岁10 例,4~8 岁10 例,9~11 岁10 例;病程≤7 d 15例,病程>7 d 1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②告知患儿及家属研究意义,经过患儿或家属同意;③心理精神方面正常,能够配合治疗和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患有恶性肿瘤;②器官具有疾病或者衰竭;③视听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进行检测,在晚上患儿睡前嘱咐家长不要再进食,然后在第2 天清早抽取患儿2 ml 的静脉血液用于检验,在血清分离后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儿的血清进行检测,判断患儿的阳性和阴性,检测阴性的为了防止漏检,需要在1 周后再次检验。

1.3.2 实验组 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清晨收集患儿的痰液,若患儿无痰液可以人工加湿的方式收集,在收集到患儿的痰液后,将痰液放置在培养皿中静置24 h,控制室温37℃,在24 h 后如果痰液标本呈黄色且液体是清晰的则判定为阳性,若痰液没有颜色变化则为阴性[5]。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的阳性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检出情况对比 实验组1~3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9~11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40.00%低于对照组的1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4~8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同病程的阳性检出情况对比 实验组病程≤7 d 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93.33%(14/15),高于对照组的42.86%(6/14);实验组病程>7 d 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46.67%(7/15),低于对照组的93.75%(15/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8、9.209,P=0.005、0.002<0.05)。

表1 两组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阳性检出情况对比[n(%)]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不同于细菌或者病毒,支原体是一种可以独立存活的生物。支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中的人体的飞沫传播,一旦小儿吸入了他人飞沫中的支原体,就很可能会造成小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可以依附于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上进行繁殖,而一旦支原体开始大量的繁殖就会造成患儿的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等异常,造成患儿咳嗽[6]。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以缓解病情,临床对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一般都会用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单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阿奇霉素(商品名:希舒美)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有着不错的效果,患儿的治疗反馈比只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好。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于各种炎症都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而布地奈德的雾化吸入较温和,对于呼吸道疾病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对患儿的治疗已经比较完备,能够控制住患儿的病情。

采用上述治疗措施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即确诊阳性才能够开展治疗措施,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式主要是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检验方便,只需要采集患儿的血液即可。而有研究指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对年龄小病程短的患儿诊断时,其阳性诊断率远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但是相比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有一个24 h 的培养期,在这期间患儿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容易加重病情[7]。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1~3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9~11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40.00%低于对照组的1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4~8 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偏大的患儿可以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而年龄小的患儿可以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这与刘影超[8]的相似研究中的年龄小的患儿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81.25%)和年龄大的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较高(94.44%)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组病程≤7 d 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93.33%(14/15),高于对照组的42.86%(6/14);实验组病程>7 d 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46.67%(7/15),低于对照组的93.75%(15/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8、9.209,P=0.005、0.002<0.05)。表明病程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好而病程长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更好,这与赵丽秦等[9]的相似研究中的病程≤7 d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1.38%)和病程>7 d 快速血清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94.44%)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微生物快速培养在对低龄和病程短的患儿检验时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对高龄和病程长的患儿检验时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微生物快速培养和快速血清检验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可以根据患儿的病程年龄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程检出率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