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老年患者联合麻醉方式用于手术治疗及术后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8-12 09:14王昕晔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直肠癌

娄 望,王昕晔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2.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而言,由于其机体机能不断下降,对于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较弱,因此也凸显了麻醉工作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老年直肠癌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实验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共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对象40例,然后将患者随机划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均为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60~74岁,其中,对照组中包括男12例,女8例,研究组中包括男11例,女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30分钟,对100 mg鲁米那和0.5 mg阿托品进行注射,进入手术室之后,对静脉通道进行建立,同时监测各项血气指标,在L23间隙进行硬膜外麻醉,完成穿刺之后,给予2%利多卡因3~4 mL,在确定麻醉平面后,经硬膜外导管将2%利多卡因10~12 mL注入。麻醉诱导: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L/kg、芬太尼2 ug/k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诱导与研究组无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参数,“t”和卡方检验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6.82±1.85)min、(10.15±2.35)min以及(26.45±2.45)min,对照组患者为(12.95±1.77)min、(15.46±1.36)min以及(45.41±3.65)min,组员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对比(±s)

组别 完全清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研究组(n=20) 26.45±2.45 10.15±2.35 6.82±1.85对照组(n=20) 45.41±3.65 15.46±1.36 12.95±1.77 P 0.0000 0.0000 0.0000 t 19.2882 8.7460 10.7071

3 讨 论

在胃肠道恶性疾病中,直肠癌比较常见,发病后经常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相比于以往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特征,因此在当前的临床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由于其身体各部分器官逐渐衰退,手术过程中对于麻醉的耐受力较弱,因此手术的风险也比较高,在此情况下也凸显了手术麻醉的重要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应激反应强烈,且术中容易出现较大创伤,因此,如何合理的选择麻醉方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1]。

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全身麻醉虽然会对人体大脑皮层投射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却不能对肾上腺髓质分泌进行抑制,且在麻醉之后,患者很容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最终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严重时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大幅度提升麻醉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2]。

猜你喜欢
全麻硬膜外直肠癌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