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探究

2020-08-20 02:36孙学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城轨关怀职业

孙学东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关怀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素质与身体健康方面的训练,只有同时具备过硬的技能素养和强健的满足工作需要的体格的学生,才是符合当今市场要求、满足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对高职城轨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进行研究,以探寻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道路与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2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教育理念较传统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一、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化教育理念。因为众多的技术岗位、职业岗位对人才有着一定的体力或力量方面的要求,所以作为高等职业类技术人才的摇篮,高等职业类院校应当重视体育类课程的开展方式与开展质量。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打破陈规、积极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并最终达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类人才的最终目的。

一、为何要重视高等职业类院校的专业体育课程教育

(一)国家规定的要求

早在21世纪初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状况,并在近20年来连续出台了各项文件规定或政策以推进学生群体的体育课程教育工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等有关要求下,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全方位培养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对高等人才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工作,其中身体素质就是劳动能力的坚固基石。因此,为了满足全方位培养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加强专业体育课教学工作,打造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三)城轨专业的培养要求

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城规专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工作人员的摇篮,要严格按照一线工作对人才的要求开展培训。作为规划设计工程师、人员,需要长期、密集地开展一线场地的考察等工作,其对人员的体力、精力有较高的要求,一旦人员因身体素质原因,无法及时跟进相关考察,就有可能导致工程设计规划进度的滞后乃至中断。因此,必须加强城规专业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二、现代学徒制与体育课程教学

(一)现代学徒制的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做出具体要求,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

它是将传统的师徒概念与现代的职业理念相结合的创新型职业教育道路,其突破了传统的校园职业型教育模式,将教学与实际工作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校园—企业一体化的职业实践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充分结合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制度,是对固有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其对于面向就业的高等职业的人才培养有很强的意义,有利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提升教育工作一体化的水平。

(二)结合学徒制的体育课程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注重对专业类运动项目的培养与学习,其目的在寓教于乐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稳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将其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可以适当地引入与实际工作需求更相匹配的体育身体素质予以训练,安排在后续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例如:站立耐久能力、长途跋涉能力、艰难地形越野能力等既具有趣味性又有助于学生后续开展城轨工作时需要的能力。

三、结合现代学徒制,开展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

(一)科学规划高职专业体育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安排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基调,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科學规划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的课程内容,从体育课程的内容开始构建现代学徒背景下的高职城规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在安排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当时刻从城轨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安排例如锻炼站姿、长途跋涉能力、越野能力等课程。采取诸如铁人三项、定向运动等具有趣味性的授课形式,构建面向职业、面向未来、面向人生,有趣味、有用处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为学生构建陶冶情操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管理系统

应构建学校—学院—专业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确立通选课与自选课一体化的体育课程制度。将普适性与个性化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为全校、全院安排基本性的体育素质锻炼计划,让学生自主选课。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力教学。

要确保必要性课程紧密结合实践与实际,要确保趣味性课程符合学生需求与愿望,并且要保障课程管理的科学、课程选取的通畅、开课名额的充足,从而构建教学生所需、教学生所想、教学生所趣的课程管理系统。

(三)构建全方位关怀、终身关怀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城轨专业课上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以人为主,围绕个人关怀的教育。突破以往的仅限于课堂的师生关系,构建饱含关怀的类师徒形式的师生关系。应当强化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与生活交集,突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实现课堂内部与课堂外部学科知识与人生经验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构建将多方面知识融为一体的基于新型师生关系下的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四)打造富有人文关怀的体育课堂

课堂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与传递,还有引导学生探寻未来美好生活,使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因此在体育课堂中亦是如此,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时也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引导其在体育课程中掌握有助于日后开展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有助于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提升教师水平,扭转教学观念

课堂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与传递,还有引导学生探寻未来美好生活,使其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因此,有必要以教师为起点,通过组织教师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他们首先领悟现代学徒制的优异之处;其次对其进行理论教育、相关培训,落实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体育课程教学细则与规定。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现代学徒制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并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学习与实践,也可能从内到外地扭转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改变他们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思维定势,促成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道路方法的变革。

(六)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校方应当加大对相关课程建设的投入,从资金到社会联系,从而确保结合现代学徒制的高等职业类院校城轨专业体育课程的内容、形式、思想紧密结合实际、结合生产、面向未来。

首先,应强化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发展多元化、现代化、趣味化、实用化的现代体育课程,购入相关器材与设备,建设相关场地,为课程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其次,应强化社会联系,坚持现代学徒制内涵中的学校与企业相连通,教学与实践相连通的思想内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在体育课程中与相关企业合作,安排诸如工程建设地区越野等有实际应用意义并有趣味性的项目。要促成这一合作,就必须依靠学校,积极开展社会联系。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且提倡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它面向实践、面向企业,且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人文关怀的教学方法和道路。结合现代学徒制开展高职城轨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并满足学生职业的、生活的和兴趣的要求。因此,应当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提升教师水平、加大相关投入等手段,积极建设、大力推广,实现更高水平、更优质的体育课程教学,并以此为跳板,促进高等职业类院校整体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兴云.高职现代学徒制“四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社会体育专业健身健美服务与管理方向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105-106.

[2]黄继章,黄巍,周志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健身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0):102-103.

[3]浦北娟,周圣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与职业素养的调查报告[J].教育现代化,2019,6(78):198-199,20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城轨关怀职业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2019?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城轨装备业如何“放管服”
组合传输在城轨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迎接城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