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调研与效果评估

2020-08-20 02:36张治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线下院校

张治军

[摘           要]  2020年,全国高校经历的这场毫无准备且规模罕见的线上教学实战,触发了对信息时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加速了高等教育格局的改革进程。随着高校逐渐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在内高校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评估教学效果,从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常态化,丰富高校教学体系的内涵,提升育人、教学的质量。

[关    键   词]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调研;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38-02

2020年1月29日、2月4日、2月12日和3月6日,教育部四次发布了“停课不停学”通知,明确开展“线上”教学的精神,吹响了全国高校“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的号角。我国2020年初这场教育史上突如其来且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实践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改变了高职院校在内高校教学的基本格局和根本面貌,催发高校教育迈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形态。同时,随着防控常态化,“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也将成为未来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在教学意义上的基本形态。

7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门又发布了一项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而之所以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概念流行日久的背景下还要提出“融合式教学”,原因在于不同于以往线上、线下的“双线交替”或“双线并存”相对割裂的“混合教学”,“融合教学”突破了“先线上后线下”或“先线下后线上”的“加法思维”,走向了线上、线下“共存共融”的“融通思维”。

一、基于江苏某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实践数据的统计分析

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1400多所高校、100余万名一线教师、在110多个在线平台上开设了上百万门课程。全国1770多万名大学生,23亿人次在线学习,是此次互联网线上学习的战绩,它加速了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进程。

作为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它既有一般高校教书育人的共同特性,又有重在培养企业现场协同合作意识和高水平技能应用能力的高职职业特色。这场毫无准备没有硝烟的线上教学战役,改变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高职教育形态,给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以江苏某高职院校线上学习数据统计为例,该校共有700多位教师,11400多名在校生,“职教云”平台拥有院级SPOC课程699门,教学相关资源约15万件,近7千个G。全校在2020年春季学期共开设460余门课程(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均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在线教学的基本形态为约75%“职教云”平台教学和25%网络直播、远程指导教学。

该校全体师生以“职教云”为主要平台,采取“职教云平台/网络课堂(腾讯课堂/钉钉会议/Class-in)直播教学+通讯软件答疑辅导”的方式,通过云课堂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活动互动全面实施在线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不减少,教学标准不降低。全年级200多個班级近8000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平均线上到课率约89.56%。

基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校目前的线上教学在课程资源、平台模式、技术支持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师生的在线学习需求,有利于师生迅速搭建在线课堂,有效地开展在线互动教学。

二、基于江苏某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研究

仍以该高职院校师生“线上学习”效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调查发现,只有不到6%的师生对在线教学持完全否定态度,近90%的师生肯定了在线教学的效果。

具体来看,教师一方,70%的教师对线上到课率满意,但也意识到线上到课率仅能反映参与学习的学生数,无法监测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与效果,普遍认为线上教学过程的即时有效性问题是线上教学的最大难题;约有45%的教师反映,近七成的高职专业必修课有近35%的实操课时要求,线上教学对实操教学有明显的场地与设备限制。

学生一方,85%左右的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和考核方式表示满意;75%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加强了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可以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中,80%的学生希望继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并表示在线课程基本能够满足学习需求;15%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对继续该模式学习的期待不高;约5%的学生反映不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希望回归传统线下课堂学习。

通过这次大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实践,证明广大高职在内的高校学生是具有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的,也证明通过网络线上,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教育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过程,在这场实践中凸显出观念、技术支持、教师与学生四大协同问题。

基于“线上教学”远程性、反馈延迟性的缺陷,智能化时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熟练的问题,导致少部分师生对“线上”教学的效果存疑。教师不能综合、多效地运用线上平台和各种信息化手段,导致线上授课更多是形式上的“线下搬家”,线下的课堂组织与教学手段全般套用在“线上课堂”,这既不能发挥“线下”面对面的现场感优势,又制约发挥“线上”机动、灵活、多样的优势。学生的“线上”学习依旧过多地依赖教师,没有养成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拓性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大部分高职专业课程除了理论基础知识外,更注重实操能力与现场人文素质的培养,“线上”教学缺乏以往“线下”教学中必要的设备与场地,无法满足重在实操的专业课的全部需要,导致理论无法融入实践,达不到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不是彻底解放教师,把课堂迁移到网上,也不是“线上”与“线下”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三、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之路

基于以上调研和分析,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要在融合教学的实践中更新观念,鼓励一线教师走出线下教育的舒适圈,提供教育资源平台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持,重视广大高校教师缺乏网络教育经验的问题。同时,也要在人才培养环节,注重与智能时代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化学习场景,推动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师生理论、实践与信息化能力的立体化提升。

1.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和教学模式,认清“线下”与“线上”教学都有短板和优势,势必会相互补充、螺旋式上升。“线上”与“线下”教学要实现优势互补。高职院校要打破原有线下教育的传统理念,认清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的、连接的,以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德育为先的教育新生态。同时结合线下教学的实际和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整合自有的线上资源,注重“线上线下”资源互补,依据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筛选适合高职专业应用性要求的线上课程,确保课程的专业匹配度和适用性。

2.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人才培养特色应该定位在培养企业现场协同合作意识和高水平技能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寻求突破“线上教学”场地、设备的局限,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注重行、企共建合作开发,打造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动画演示、实验实训录像、仿真模拟操作等多媒体资源建设来解决“线上教学”的实践操作问题,做到理实结合。

3.高职院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激励机制,打造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主导,全体一线教师参与的课程平台建设开发团队,推动自身的线上课程平台建设,并结合学情和企业需求,系统开发线上课程专业群,提升高职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质,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线上和线下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手段,“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需要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把线上和线下贯通起来,这种“因课施教”的组织设计是最费精力、最考验教师智慧的环节,也是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未来的高校教师应该是学术、技术和艺术三方面的结合体,即把学科专业知识借助IT技术展现,并与教育教学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高职一线教师应该把握更多的机会接触新媒体教学手段和资源,通过思考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上线学习来调整线上教学目标、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

(四)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互联网+”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有效使用在线学习工具,立体化地拓展学习途径,养成在“互联网+”时代灵活运用网络资源主动查找学习资源、自主线上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化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盛晨,庄际亮,沈光生.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

[2]盛雪云.从接受挑战到拥抱在线教学新常态[J].在线学习,2020(9).

[3]陈紫天.高校线上线下融合式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9).

[4]于英华,袁红旗,陈海峰,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7).

[5]王海月.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8).

[6]葛高连.高职校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18).

[7]黄丽莉,师伟.“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双轨并行的过程性考核机制的实践与创新[J].科技与创新,2020(19).

[8]尼加提·卡斯木,阿不都艾尼·阿不里.大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31).

[9]李小姣,萬辉,张书燕.新工科院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分析与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线下院校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