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音乐与舞蹈教学有机融合的探讨

2020-08-20 14:29杨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舞蹈学科融合

杨亮

[摘           要]  目前,在中职院校的音乐与舞蹈教学中,将音乐和舞蹈学科过度剥离,二者尚处于一个分离的状态,或者是强化一方弱化另一方,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若将音乐学科与舞蹈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深层内涵,体会舞蹈的动态美感,将抽象的声音艺术用可视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来,或者用声音语言表现肢体语言的情感,真正把“载歌载舞”的艺术魅力融为一体,让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时,音乐与舞蹈学科整合还能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将独立学习变为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挖掘两个学科的内涵,特别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发挥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的天然优势,让学生体味音乐与舞蹈二者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重点探讨中职学校音乐与舞蹈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音乐学科;舞蹈学科;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82-0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仅仅依靠单一学科学习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秉持多学科交叉原则进行教学。在艺术学科中,音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舞蹈教学为学生提供运用乐理知识的机会,从而感悟音乐教学之美。要真正实现音乐与舞蹈学科的整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让学生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

一、中职学校音乐与舞蹈教学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一)学科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西汉学者毛亨在《诗经·大序》里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音乐与舞蹈本质上都是情感的表达形式,在天然基因上是一致的,都是将抽象的情感用可听可视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与舞蹈学科相融合的最常见方法就是利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中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活跃,身体好动,这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本能,为了更好地贴合学生的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弥补学科之间的短板,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肢体的协调性,实现音乐與舞蹈的协调统一。从深入的层面来讲,舞蹈是音乐的肢体表现形式,利用动作可以强化学生对音乐的形象化记忆,深化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

对于音乐专业或者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审美意识以及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专业课程的文化知识外,还要善于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语言为学生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体验音乐教学所带来的魅力,但是这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觉到单一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将音乐与舞蹈进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肢体活动的过程中去挖掘音乐作品之中的情感、精神和价值等,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知程度,实现音舞交融,真正地去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有着一定的帮助。

(三)学科整合能够促进实践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与舞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简单来讲,舞蹈表演不能离开音乐的支持,音乐表演也离不开舞蹈的辅助。一旦两个学科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无法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更难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两个学科的结合能够帮助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深化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全方位、多元化的角度来开展音乐教学,有效地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宽度。

(四)学科融合是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教师需要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发新型、开放性的教学手段,降低教学中的风险因子,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而音乐学科与舞蹈学科的融合,能够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尤其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这不仅仅是学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更能体现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学校音乐与舞蹈教学有机融合的问题分析

音乐是中职院校艺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艺术气质、提升个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阶段,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需求

中职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敏感和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又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即文化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难以从主观思想上投入更多的兴趣。虽然教师会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中,但是因为教师经验的不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科融合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从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内容来看,主要以音乐作品鉴赏和培养乐理知识为主,在教学目标的安排上主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乐曲的艺术魅力,在丰富他们情感与思想世界的同时,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教师所选取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些较为经典深奥的曲目,难以将传统的优秀音乐作品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无法与学生理解层面和知识积淀结合,从而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现阶段的学生更喜欢表现时代和青少年情感的流行音乐作品,希望通过鲜活生动的音乐作品去学习音乐知识。

(三)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师为学生讲知识、发任务,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思想进行学习。这种方法虽然能够紧跟音乐教学的进度,但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联系教材内容来介绍音乐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音乐所具有的特色等,而讨论、实践活动等灵活、开放性的教学方式用得较少,致使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四)教学评价模式过于片面

在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仍然以音乐学习的成绩作为重点,且大部分的评价活动都是围绕音乐开展的,而对于舞蹈方面的评价,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会严重削弱学生舞蹈与音乐融合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部分热爱舞蹈的学生来讲,教师的这种片面性评价还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热爱程度,甚至抵触这种教学方式,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难以做到音乐与舞蹈的深度融合。

三、中职学校音乐与舞蹈教学深入融合的策略

(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音乐与舞蹈的深度融合

1.在创设音乐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引入舞蹈

想要学生真正地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其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就可以融入舞蹈教学的内容,利用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来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欲望。首先,教师要创编一些配合音乐的舞蹈动作,并邀请学生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一套系统性的舞蹈,在音乐的伴奏中,学生舞动着身体,逐渐投入到一种特殊的学习状态中。受到音乐的牵引,学生身体不自觉地舞动起来,达到身体、音乐旋律的相互配合。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强化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触,实现对音乐的深度学习。

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舞蹈

常规的音乐教学都是通过教师讲述来完成的,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其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相互融合来丰富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加直接的体會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

例如,在视唱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可以利用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来增进学生的感受。根据节奏的快慢,可以将舞蹈简单地分为四个动作:捻指、拍手、连拍和跺脚,通过舞蹈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从而提高视唱的教学质量。除了手脚的运用之外,学生的其他活动同样可以表现音乐的节奏、力度以及速度变化,甚至还可以利用身体的功能来模仿一些较为简单的乐器,虽然这些动作十分简单,但是实用性较强。

3.在音乐鉴赏中融入舞蹈内容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设备来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每种音乐所蕴含的不同特点,但是这种讲述过于平铺直叙,限制了学生的主观体会与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优势,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感情与情绪,并将自身的感情、情绪尝试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交流,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灵活性,还是提升他们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教学的评价体系

对于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来讲,单一的评价体系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为此教师要去完善学科融合下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构成中,音乐与舞蹈的比例可以按照六四开,既能够体现出音乐教学的主体地位,又可以验证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在音乐评价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技能、乐理知识、学习态度、期末成绩、出勤率等都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在舞蹈评价中,学生的舞蹈技能、肢体协调性、舞蹈与音乐的配合程度等都应该占据一定的比例,从而保证音乐、舞蹈融合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四、结论

为了提升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将舞蹈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将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目的。但是现阶段的中职音乐课与舞蹈课融合的实践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融合教学流于形式、评价模式单一、评价内容的不完全性等,这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入剖析两个学科的共同性,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林玉.谈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舞蹈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2]闵莉.谈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舞蹈的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8(18).

[3]刘雪莎,张雷.音乐与舞蹈教学如何有机融合[J].舞蹈,2006(11):48-49.

[4]肖云帆.音乐欣赏课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

◎编辑 刘莉琴

猜你喜欢
舞蹈学科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刚柔并济
舞蹈课
破次元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融椅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雪地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