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中职助产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0-08-20 14:29解文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助产实验组导向

解文丽

[摘           要]  探讨基于“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选取本校助产专业二年级的8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4名,为其运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44名,为其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中职助产专业的教学中合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课证融合;行动导向教学;中职;助产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86-02

助产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有着较高的期望。所以,从业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1]。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中职助产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渗透“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教学理念,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了解,从而充分明确助产士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与技能,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树立科学的方向,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取我校助产专业二年级的8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岁至20岁,平均年龄为(18.6±1.1)岁。随机将88名学生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名,88名学生均是女生。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与学习成绩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充分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将全体学生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

(二)方法

1.对照组

对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练习活动,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2.实验组

对实验组学生选择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是课前布置任务。在课前,教师要将学习资料与任务单上传到网络中。二是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基本确定操作流程,而且要对讲解以及操作的部分进行视频拍摄。三是学生课堂展示。在课堂教学中,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片段说课与演示,然后由其他的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而且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作总结归纳,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学生给予修正并且进行补充后再完成操作的流程[2]。四是优化练习。结合操作流程由小组内部展开练习,采用角色扮演法等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引导,找到学生极易出错的地方上传到平台上。五是考核评估。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项目考核活动,并要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然后要求学生撰写项目学习小结。

3.教师任务

每位授课教师要结合行业的调查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重新建立与优化课程,模拟临床实践,把助产技术的有关内容划分成三个模块:分别是产前、产中与产后,然后组织学生开展项目教学。对考纲进行科学的调整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模块的考核标准进行完善。此外,要进行科学的制定,而且明确各小组成绩的组成以及权重比,在此基础上充分确保公平性、公正性。

(三)评价指标

1.集训考核

在学生下点进行实习以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助产技术掌握情况展开集训考核,要结合医院的调查结果设计考核项目,其中包括四步:触诊、肛检、正常分娩以及新生儿窒息抢救。要对两组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教学模式评价

学校要自制调查问卷,选择使用Likert 5五级评分的模式,将各个题目划分成五个等级,由差到很好依次划分成1、2、3、4、5级。接下来,全面调查并掌握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选择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给予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与t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集训考核

实验组学生的集训考核通过率和平均成绩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二)教学模式评价

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评价显著優于传统教学法(P<0.05)。

三、讨论

所谓的“理实一体、课程融合”理念,即为将项目教学作为载体,积极地贯彻落实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再进行实操训练,最后进行临床实践,在此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各组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树立共同目标,并且进行科学的分工协作,通过交流与互动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3]。

除此以外,通过应用行动导向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软实力。所谓的软实力,即为个人素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卫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助产士的摇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其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专业技能,也要增强学生的软实力。通过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使其学会与他人分享以及互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全面增强学生软实力。

总而言之,在全面贯彻落实“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理念的前提下,在中职院校的助产专业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与应变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柳丽,冯敬华.行动导向教学在培养助产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8):145,147.

[2]吴晓明.妇产科实践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52):315.

[3]李珍.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效果研究:以《助产技术》课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153-154.

◎编辑 刘莉琴

猜你喜欢
助产实验组导向
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