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2020-08-20 14:29龚丹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实训物流

龚丹宜

[摘           要]  当前,我国已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阶段。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助推器。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职业属性和社交技能。换句话说,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从以就业为导向的熟练劳动力转变为以企业家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将“要饭碗”变成“造饭碗”,并开展业务以实现中职学生的就业。结合实际讨论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相结合,为中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物流实训;创新创业;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98-02

近年来,很多学校的物流专业仍处于一个专门的研究阶段,学校的规模和实训人才的水平还不能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必须及时解决物流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快速发展。

一、中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性不高

当前中职教育局限于传统的就业教育框架,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论性实训,具体体现在学校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积极性很高,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性不高。学校的各类考核体系中创业教育内容很少。

(二)创业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系统考核体系

创业教育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模块,并且是对相关概念等内容的泛泛而谈,在创业政策、创业相关手续办理、创业项目方面几乎空白,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整体性,内容相对简单,与创新创业工作过程脱节。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创业教育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单一使用“说教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达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四)中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由学校专业教师与外聘专业教师组成,主要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缺乏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教师队伍缺乏创业相关知识,缺少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实践体验。

二、中职物流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创新创业能力指人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创造价值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技术不断更新,职业岗位不断转化,培养中职物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让学生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开拓视野,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行动目标,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题。物流企业的变革和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转移和职位转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人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持续加强创新和培养企业家能力正好满足了新时代社会人才发展的要求。

(三)“五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使命,并提高了中等职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职业属性和社交技能。换句话说,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从以就业为导向的熟练劳动力转变为以企业家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将“要饭碗”变成“造饭碗”,并开展业务以实现中职学生的就业。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一直在稳步上升,但就业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不高。“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仅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这些包容性技能的整体提高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它能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综合改革,从而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以更有效地应对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这是时代进步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加强校园文化、课程設置、教学方法、创业园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深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物流专业出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但物流的界限模糊,核心专业知识尚未形成。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从其最初的国际贸易、市场和其他专业发展而来,导致缺乏专业知识。在许多中职学校中,教师和物流人才的实训目标缺乏明确的位置。通常,对物流专业实训设备的投资相对较大,并且由于资金和空间的限制,许多学校无法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教育场所,因此学生无法在学校完成必要的物流技能实训。物流公司通常不愿成为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并给学校带来阻力。

(一)实训教学内容传统且单一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专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实训教学课程,但实训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物流环节和简单的重复性任务为基础,缺乏系统、创新和全面的实训教学,并没有学习到当今智能物流所需的新技能,学生只是获得相对简单和重复的技能,毕业后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实训教学内容简单统一,不能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技能,从而满足不了岗位要求。

(二)落后的实训设备

综合实训课程应取决于物流实训室的功能和所提供的工位。当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建立了物流专业实训室,一些职业学校还建立了高级物流实训室,但大部分设备闲置,却没有使用。例如,模拟立体仓位的货架,实训岗位很少,根本没法组织有效的实训,造成资源浪费。一些职业学校的物流实训室在功能上更为传统,依旧是码货、上架、叉车驾驶等。没有新增智能化的物流实训设备,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严重脱节。

(三)实训教学标准不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物流综合实训》教材中实训教学任务的设计没有针对性,这些实训教学任务没有与各个学校的实训环境相匹配。有的实训教学任务还与企业的作业任务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教学过程脱离了企业工作实际。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即使相同的课程在相同的实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授课质量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课程中没有有效的教学指导。

四、加强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建议

中等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做到“双精准”,即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所以,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应与课程相融合,从而更好地让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加强物流专业实训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每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都要有一门时下热门的创业课程,并加强实训室建设。教师在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时,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也要提高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在课程开发上,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公司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计划,然后进行相应的课程安排,这样所培养出的学生会更符合这类企业的人才要求。

(二)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入解读和理解

创新是指突破传统常规的思维,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不一定是创造出新的事物。而创业也不是一定要创办企业,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为企业开发、开拓业务,也属于创业的范畴。因此,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挖中职生潜在的批判性思维,其本质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种氛围,而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中职物流院校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加大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例如,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创新创业。

(三)提高师资队伍创新创业能力,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决定了中职物流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大对教师的实训,特别是实践实训,如组织教师下企业考察。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师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如鼓励教师创业,给创新创业教师在评职称上予以政策支持,能促进教师带领学生不断开拓出新的项目。教师能力提升后将会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课程实践、案例分析、项目报告等方法,让学生进入头脑风暴,对学生来说是从接受传统知识和技能转向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四)加大实践力度,切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以我校为例,为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我校成立了校园创新创业基地组织管理机构。物流专业创建了校园快递服务中心。以快递服务中心为依托,鼓励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校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校园快递服务中心与多家快递企业合作,真实的收发快件,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快递实务的相关知识,有效地进行快递实务课程实训。同时学生学会了运营校园快递服务中心,毕业后可以直接运营菜鸟驿站等相关快递营业点,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和创业竞赛,如“互联网+”竞赛和“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可以建立一个校园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校内创新实践,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此外,第二课堂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以及实践技能的重要方式,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培训等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能够追求课外知识,同时强调专业精神并鼓励学生积极执行,从而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五、结论

学校要结合创新创业教学实训的相关要求,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知识交流和实践沟通,从而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实现中职生与社会无缝隙对接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赵文慧,刘钦凤.基于创新创业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青春岁月,2019(7):128.

[2]叶福后.基于创业教育视角探讨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优化改革[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3):21-23.

[3]张建强,包晓明.奏响中职创新教育的实践三部曲[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3):59-61.

◎编辑 刘莉琴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实训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