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及优化措施分析

2020-08-20 15:41吴佳鸿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养艺术

吴佳鸿

[摘           要]  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目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备受关注,而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综合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目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有着全新的教学挑战和未知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性、合理性直接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要想达到真正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高校必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改革方案,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下去,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设计人才。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挑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18-0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各大职业技术学校被大力支持兴办,国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十分支持和鼓励。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艺术设计教学和对其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在一些设计、出版、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等方面从事的专业性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艺术才华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深入艺术设计的研究中去感受不一样的魅力。然而,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极其不利。本文主要探究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其优化措施。

一、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一)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缺乏实践活动

目前,艺术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加大重视对于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学生能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但是,就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来说,要达到这一目标是远远不行的。在现实中,高校虽然已经改进了课堂活动,但是艺术高校仍然无法创新性地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这种现状的后果就造成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艺术实践课程的安排。于是,在整个艺术课堂中学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交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无法真正培养自己的艺术兴趣和灵感方向,进而出现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低下、学生没有灵魂作品等问题。同时,一些艺术学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投入经费不够,导致一些老师想实践却无经费可用。学校在实践环境、教师资源、学习氛围等方面都会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影响。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艺术生无法自主设计出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的艺术作品。同时,学生对于课堂实践活动的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够强烈,这也是导致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缺乏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缺乏对于艺术设计素养的培养

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承担着我国未来艺术家培养的重任,而艺术素养是评判一个艺术家的关键,也是评价艺术家艺术造诣的主要指标。所以,高校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艺术生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艺术类高校的在校学生来说,基本艺术素养大部分学生都达不到指标,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艺术生不仅仅要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且还需要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要确保艺术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扎实、全面,这样才能全面、快速提高艺术生的艺术素养,进而提高我国艺术生的整体质量。然而,大部分的高校十分重视艺术专业带来的高价经济效应和名誉,而忽略了对于艺术生基本的专业艺术素养培养,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质量水平偏低。同时,一些艺术生受到名利和金钱的诱惑,优秀的作品昙花一现,丝毫不在意自己是否对艺术设计专业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这就是视野限制导致的后果。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充分了解他们的重要性,是造成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缺少目的性

艺术设计专业相比于普通的艺术学习不再是單纯对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它更加注重对于艺术设计的实际作用能力。普通的艺术学生是针对学术上的艺术研究,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和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作品能力。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更加前沿、科学的艺术设计内容。然而,由于近期教育体制的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了高考热门专业,一些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于艺术设计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开始了无限的扩招工作。虽然扩招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在这一条件下忽略了社会的真正需求。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高校将学生招进艺术设计专业,然而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艺术设计专业课堂的学习目的,甚至有的高校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出现了滞后心理,直接导致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艺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下降。同时,学生对于自己的艺术学习没有目的性,不知道自己该学习哪些专业知识,不知道将来的工作怎么样。这种无目的性学习导致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找不到对口工作,给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缺少目的性,导致人才培养不够专业化的现状。

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问题的措施

(一)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培养动手锻炼能力

实践出真知。一些学习离不开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所以,面对艺术设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培养动手锻炼的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在2020年初,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策略,网上教学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学习。例如,在对于网课学习汉字字体的运用时,有的老师就提出了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中式传统风格婚宴请柬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提出请柬的封面、封底、内页的要求,并且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发思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力求学生创新设计,使得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这种由老师网上组织、学生线下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设计的魅力,还让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且,如果其他老师可以学习或者效仿该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实践活动更加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处,对于提高课堂活跃度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目的性,做到学有所用

目前,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一片茫然的问题,老师必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目的性教学,让学生清清楚楚了解、明白本专业的实用价值和就业方向。面对毕业生不明确就业方向的问题,要求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要表明知识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就会消除学生的疑惑,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将来毕业以后,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长处有更好的理解。现阶段中,目的性教学模式给线上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例如,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在不断地模仿、认知、创作、思维、传播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对于艺术设计灵感的激发。因此,需要提供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而网络教学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时随地找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老师为学生讲解每个作品中所体现的课堂理论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这样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时,学生就会知道学习它的目的和如何将其运用到作品中。这种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目的性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结合互联网借助网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实践

近年来,我国一直重视教育和现代化技术的结合,通过现代化技术,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让教学方式“信息化”,也有力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互聯网给教育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让老师和学生虽然不能面对面的交流,却做到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感受到了线上学习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插画主题的创作中,考虑到既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习到家国情怀。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可以为社会输送艺术素养极好的艺术设计家。同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我国人才培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培养专业人才十分重要,高校老师应该重视基本知识的讲解。而且,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刻解决,才能真正达到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人才目的和目标。线上教学模式值得各个高校学习,让“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全面型艺术人才的远大目标。并且,艺术教学模式应该符合社会艺术的需求,确保学生学习到的艺术设计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前沿性等,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徐芬.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1).

[2]唐甜.对艺术设计专业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带来的几个问题浅析[J].北极光,2016(12).

[3]王辉.网络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月刊,2013(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素养艺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纸的艺术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书封与现代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