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0-08-20 15:41陈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护理学胜任考试成绩

陈艳

[摘           要]  目的:探讨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本校的110例护理五年制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5名学生,研究组接受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参照组接受传统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评价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平均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教学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可显著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胜任力。

[关    键   词]  职业胜任力;病例教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32-02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比较全面、复杂的临床学科,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专科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而传统教学模式僵化,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因此,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临床职业胜任力包含逻辑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医学理论知识、工作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学生转变为临床医护工作人员所必备的能力[2]。病例教学是根据临床实际病例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与沟通能力等职业胜任力的有效途径。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职业胜任力作为教学导向开展病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的110例护理五年制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5名学生,参照组:55名学生均为女性;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43±0.37)岁;既往专业考试成绩71~85分,平均(78.93±2.68)分。研究组:55名学生均为女性;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27±0.26)岁;既往专业考试成绩72~85分,平均(78.85±2.72)分。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既往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向学生讲解急危重症护理的重点知识,并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查询资料自行完成学习任务。

研究组:采用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跟随1名带教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临床护理要求等方面设计教学方案。(1)设定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临床护理的要求,从认知、工作态度、护理技能方面设置学习目标,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等职业胜任力。首先创建病例教学环境,让一名学生扮演患者,其他学生扮演病史资料调查、体格检查的护理工作人员,围绕病例开展护理活动。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准确了解患者病情、病史等临床资料,并限定学生病例护理时间,在紧急情况下观察患者是否能有条不紊、正确规范完成各项操作,包括上呼吸机、静脉输液和心电监测等。最后,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指出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其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准备造口袋护理病例,组织学生查看病例资料,包括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提出启发性思考问题,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且原因不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该病例临床资料,在网上查阅临床相关文献,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组内讨论,并总结出相关的护理问题与解决措施,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总结,并分析与检验学生护理措施是否合理、正确,针对造口袋实际操作,带教教师亲自示范。学生先在模拟人身上演练,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际操作,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实践机会。针对不适合实际操作演练的护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和教具进行演示与讲解。(3)拓展演练:教师要求学生对上次病理教学进行小组讨论与汇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结合上述病例进行拓展延伸,提出问题:若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如何抢救配合、患者术后并发症如何观察与处理,学生小组讨论与设计护理方案,并开展情景模拟或病例讨论等活动,提出与分析解决病例存在护理问题的方案。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与发言进行总结,反馈教学中的问题,并作出下一次改进的方法。

(三)观察指标

第一轮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均为百分制,分数与学生职业胜任力呈正比,比较两组学生平均理论考试成绩与技能考试成绩。自制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教学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成效、教学责任感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比较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问卷内部一致性信效度为0.855,在考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学生自主填写,回收率为100%。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統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分别进行x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与平均技能考试成绩的比较

研究组学生平均理论考试成绩与平均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二)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率的比较

研究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率94.55%高于参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综合性课程,主要培养护理学生的急危重症护理思维和意识,要求学生具备危机应对能力、快速反应力、迅速评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正确决策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和学习主动性较差,导致见习过程缺乏临床岗位胜任能力和临床思维,进而降低就业率,影响教学成效[3]。因此,教师应重视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积极融入职业胜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能力和思维。

有研究[4]表示,病例教学在临床教育中应用效果理想,对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顺利转变为医护人员。故而,本研究尝试以职业胜任力作为教学导向开展病例教学,致力于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平均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米洁等[5]人研究结果相比具有一致性[CBL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与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表示相比于传统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中实施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效果较理想。分析原因,病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带教教师发挥启发、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探讨,分析与总结解决方法,这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提高其学习效率,有利于增强其团队协助意识,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6]。同时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接触多元化病例的机会,使其临床经验得到丰富,在情景演示过程中,既能消化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实际操作技能,所以相比于单一的传统教学,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病例教学效果成效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过程中,以共享、互动式学习模式为主,教师收集重症医学科患者病例资料,让每名学生都能接触病例护理,具有临床病理护理实践机会,实现共享式学习,能提高每名学生临床胜任力;互动式学习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重症急救意识,通过结合病例情况拓展护理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提高自身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病例教学,教师可以观察和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能反思自身教学缺陷,有助于教学环节的不断改进与完善,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不但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病例教学的效果更显著,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还能提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该教学方法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高凌,孙建萍,常佳婧,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元化技能考核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5):270-272.

[2]苏宁,费霏.病例分析结合PBL教学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評价[J].中国病案,2020,21(5):60-64.

[3]蒋玉兰,谌绍林,谢立琴,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77-79.

[4]孙莉,郎明非.病例教学为主导的交叉学科整合课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7):669-674.

[5]米洁,陈刚.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CBL在急危重症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4):472-475.

[6]李菲菲,刘亚坤,任坤,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多维手段在病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6(5):75-78.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护理学胜任考试成绩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跳过去
斯诗私塾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