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反馈和矫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策略与运用

2020-08-20 15:54魏俊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矫正中职

魏俊宇

[摘           要]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来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获取。因此,在教学当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对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实现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才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主要针对信息反馈和矫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信息反馈和矫正;中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46-02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接受程度就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这时一个教师无法精准掌握过程,学生在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收集、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和误解。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并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掌握与重组,实现矫正的效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不仅要做到反馈信息的单方面獲取,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对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信息的双向反馈,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达到提升教学成果的目的。矫正是实现教学成果提升的主要途径,教师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要积极采取矫正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获取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与矫正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都在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反馈和矫正,但是提升教学成果方面的效果仍然不理想,信息反馈和矫正的真正作用还未体现出来。

(一)反馈信息不具有普遍性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存在一些难度,这就导致很多的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有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参与课堂中问题的回答[1]。数学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只有几个学生愿意回答,其他学生都没有回答问题的意愿,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限制了信息的反馈,使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反馈的信息不具有普遍性。

(二)反馈渠道过于单一

在中职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渠道的反馈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在实际当中教师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集中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上面,这就导致了反馈的信息有片面性,没有做到对学生课下信息的获取和了解,而是将简单的作业内容和课堂问题作为了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同时,很多教师只是认为学生不认真对待学习,却没有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信息反馈的方式还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多关注学生,拓宽信息反馈的渠道。

(三)矫正工作不足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往往只是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却没有明确学生对哪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熟练。作业批改当中,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公布答案,完全没有讲解的环节,例如,在集合符号“∈”的使用当中,很多学生都会将符号反过来使用,将a∈A写成A∈a,教师在针对此类错误时只是告诉学生集合的符号不能反过来使用,却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对集合的真正含义并不了解,这就导致了教师在矫正的过程中不具有针对性,没有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预先设计课堂的流程和进度,但是很多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预设外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回答,还有的教师则认为脱离了自己的设计进度就不需要解答,针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通常是粗略带过,没有将矫正的工作切实进行落实。

二、中职数学课堂“反馈信息获取”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在信息反馈当中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使信息反馈更加具有实效性。由于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性格上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对教师也常常疏远,不愿意与教师过多的接触,更加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此,中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谈,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真实的自我,积极进行发言和参与,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实地反馈给教师。

(二)通过分层提问获取反馈学习信息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提问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检验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回答问题当中,教师可以明确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其中存在的不足。但是,中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是普遍存在于每个班级当中的,但是在目前的提问当中,教师往往是采取学生统一回答的方式,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现不作答、不回答的情况,从而使教师很难掌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2]。所以,在课堂提问当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能力情况,分层次作答,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反馈。例如,在有理指数的教学当中,课堂提问中学生都能够准确给出答案,但是在实际的课后作业和课堂测验中,却出现很多学生针对正整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混淆的情况,这就代表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运用,而这些学生都没有机会来反馈自己的信息,从而导致没有及时获得矫正,对知识掌握出现了偏离。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分层的方式,就能够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矫正。

(三)通过作业和测试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作业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整体展现,也是教学成果的体现途径之一。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提高对作业的批阅质量,从而才能够有效地掌握在知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记录和分析,并整理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中进行集中的讲解,针对个别的问题要做到對学生进行逐一地讲解。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心理情况的了解,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具体出在哪里,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分析学生在知识加工中出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课堂教学和日常的辅导当中,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矫正工作的开展。

三、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矫正”策略

(一)对比研究式矫正

数学知识当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含义,其中有很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经常会将相似的概念混淆无法分辨。但是概念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却在背记概念和公式上都无法做到有效掌握,更加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运用的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概念的结合和公式的运用举例,选择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概念来进行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掌握能力。

(二)思维碰撞式矫正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和数学的知识点,教师不要直接给予学生答案进行矫正,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沟通,探讨错误出现在哪里,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明确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矫正。例如,在函数图像的学习当中,很多学生都无法明确地分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y=x的函数图形,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其奇偶性和单调性,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并针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矫正,正确的给予一定的肯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幂函数概念的总结,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

(三)因材施教式矫正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无论是性格特征还是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具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在中职的数学学习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突出。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3]。针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矫正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节和降低难度,制定适当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矫正。针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改正方法,并对知识进行有效扩展,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四)助人自助式矫正

在矫正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到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重组,内化成自身的能力,实现有效的矫正。由于很多中职学生将精力都放在了技能的学习上,对数学课程并不在意,也不愿意学习和改善,从而很难发现自身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无法做到对自我的有效矫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明确自己的薄弱点,从而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内化与重组,实现自我的矫正。

四、结语

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反馈与矫正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有效搜集学生的信息,对其进行及时的辨别并进行矫正。同时,教师要在矫正后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确保矫正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只有及时获取反馈,才能实现矫正的真正价值。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数学知识的规律,不断探索实现信息反馈和矫正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金玉丽.分析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农家参谋,2020(23):298.

[2]蒋凤春,黄晓波.将数学发展历程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5):169.

[3]刘安强.中职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2013(Z2):70-71.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矫正中职
基于OBE理念和多元信息反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