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中职C语言教学创新研究

2020-08-20 15:54薛王飞吉宏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式

薛王飞 吉宏兰

[摘           要]  C语言在当前的“互联网+”智慧时代的发展下,是程序语言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当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其功能丰富、实用、灵活且便捷的优势,受到了诸多编程工作者的喜爱,完善的模块程序架构被应用于软件开发与应用当中,体现出了其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C语言的学习方面却始终有些枯燥单调,教师在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C语言的程序设计作为编程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虽然在语言设计上难免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但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配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就应当针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善。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教育;C语言;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56-02

对于C语言的程序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有助于为学生今后的软件开发和应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当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开发,就成为中职教师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环境下完成对中职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校方和教研组针对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最终的目标选择,确保在课程落实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对编程内容的实操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性较强的实用型人才。为了能够综合实现有关中职教育当中C语言的创新研究,教师必须针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做到细致的分析,从而能够实现对症下药,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實现全面发展。

一、中职C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

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C语言本身作为一项较难的程序设计语言,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由于课程设置不当,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得到较好的安排,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基础理论的灌输,而无法向学生传达具体实践操作当中的技巧与问题,也使得学生认为课程的实用性不高,在积极性上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就目前的教学内容安排而言,部分中职学校教研组在教学内容的具体计划上还缺乏长远的眼光,认为对于C语言这种高级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说,并不能在中职学校当中进行有效的推广,甚至都没有将C语言纳入学校的教学范围当中,导致很多学生都无法对C语言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教学方式方面

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有关中职学校在C语言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并没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仍以基础知识为主,而初次接触C语言的学生都不由得感到晦涩难懂。所以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选取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基本的创意,影响到学生的基本学习兴趣,甚至会对C语言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情绪。

(三)计划安排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基本都是三年,学生自身的学习时间有限,而C语言作为一门较为复杂的高级程序设计应用语言,其内容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全面解决的,所以很多学校对此采取了对教学课时进行压缩的策略,这势必会导致在计划安排方面针对C语言的教学难以做到充分的全面性,虽然解决了表面上的问题,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会带来新的问题。本身课时安排较少,而授课难度又大大超出学生可接受的范围,让学生对C语言的内容无法做到充分吸收,这本身又是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的一种变相浪费,所以针对教学计划安排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后期的措施当中予以充分解决。

(四)学生自身的抵触心理

由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与思维还有欠缺,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他们,对C语言课程知识的生搬硬套无疑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大打折扣,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专业性和逻辑性实现深入理解[1]。

二、C语言教学改良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优化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中的C语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就要从理论基础知识入手,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学习基础之后,再进行理论与实操之间的配合,通过二者之间的协调来保证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与高级编程语言相关的其他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综合全面地把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整个体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2]。

(二)对教学安排的改进

对于C语言的课时安排,校方与教研组都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教师可以对不重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重要课程的内容则需要进行有效的加强,确保学生能够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教学技巧的优化,为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运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原本复杂难懂的C语言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境而止步不前,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紧凑性和节奏性,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补充。

(三)激发学生自主性

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有关C语言的所有知识,教师要懂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基础,运用“互联网+”的各类教学平台与工具来实现真正的“在线互动式”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当转变学生对C语言的认识,让学生不要在学习之前就产生恐惧。教师也要努力寻找教学内容当中的趣味元素,让学生能够更为专注地投入学习的海洋当中[3]。

(四)注重实践

激发学生对实践的重视,是提升学生对C语言掌握水平的不二法门,教师需要始终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要通过自主操作提高学生C语言的设计与编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问题。

(五)改进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教师针对教学现状的改进,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為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掌握与认识C语言的知识体系,在课堂当中,教师要始终致力于坚持启发式教学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使得学生不会对C语言产生抵触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行为导向教学法,联合多媒体工具,运用互联网环境来帮助学生积极地投入模拟表演与项目教学的实践当中,促进学生的技能掌握与创新。

三、C语言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心理战术的应用

心理战术的应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克服自身的畏惧心理,使其能够爱上学习C语言;其次,则在于如何建立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与自发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所应用的方法,则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确保学生能够做到充分的理解[4]。

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当中列举一些较为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C语言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难,就像婴儿学步一样,只要能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学下去,就一定能够掌握其诀窍。然后再抛出对应的C程序实例,以此做好形象的类比,将原本复杂的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可以将程序类比为已经完成步伐走姿学习的状态,而语句就是被分解出来的动作,函数则是在动作当中所包含的身体关节,而关键字则代表人体周身的细胞。人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样的类比运用手势和动作来进行讲解也会更加生动。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提到,人们总会达成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运用肯定、赞赏的目光来使得学生更加认真地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不再对这项课程内容感到畏惧。

(二)摸清教学规律和建立平台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摸清了整体教学规律,才能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得学生感受到有关C语言当中的知识关联性,在寻找教学规律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发展特点,将课堂作为研究主阵地,对教材进行深挖,并且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要着力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环境。

能够根据学生平台所反馈的数据来分析结果及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内容当中的重难点,推送微课、微视频等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针对自己所存在的缺漏进行弥补,促进学生对学习心得进行分享,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有综合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也能够获得综合提升。

四、结语

中职学校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所需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根据目前的“互联网+”趋势,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对此进行研究,确保学生在跟随教师学习具体内容的过程中,也能够对社会的市场发展规律有综合性了解,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实现人生的长远发展。教师需要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模式、方法以及理念等各个方面做好反思,用各类教学手段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教师的理解与帮助,在学习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语言的征途上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郭金辉.中职对口单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7):191-192.

[2]曹星皓.浅析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102.

[3]张玉静.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海外英语,2020(14):200,202.

[4]薛元杰,王廷梅.项目教学法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3):231-23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式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