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020-08-20 16:25谢礼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立德院校职业

谢礼炮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必须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确立培育体系,着重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来阐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以德为先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思路和实施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方法,以期对同行有所启迪。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86-02

一、導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教学目标,党中央就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次提出指导意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把“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贯彻到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形成。“少年强则国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国家富强文明、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才,在具体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德技并重、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其与国家政治前进道路、经济发展战略、社会治理格局同向同行。

二、“立德树人”引领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构成

(一)从国家层面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影响国家和谐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行不仅是人的立世之本,也是国家弘扬道义、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呼唤青年学生担当使命。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应有责任,必须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真正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美好的品格,成为内外兼修的人才。

(二)从社会层面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影响社会整体素质

国家由社会各个不同层面构成,各个社会层面之间互为交融、互为影响,高职学生作为针对社会、市场需求而锻造的适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的一个层面,以分布于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一线为主。社会需要青年学生勇担重任。国家和社会、市场的发展既需要从事前沿研究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如高职生这一类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落实到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职业素质既影响着社会行业、产业、企业追求物质效益的一面,又影响着社会治理体系中追求诚信、勤勉等精神效益的一面,他们在社会的生产、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用自身的实践和成就构成和体现了社会整体素质的一部分。

(三)从个人层面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影响自身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社会的用人标准一直在变,但不管怎么变,企业永远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一定要以修养自身较高职业素养为不变真理,才可以立于人才竞争、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具体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养好自身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等,既要学好知识和技能这个“形”,也要培养朝气蓬勃这个“神”,做到形神兼备。为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为先,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在通过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堂讲解以及课外活动以至日常的校园生活、工作中,将“德”有机地融入进去,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德技双馨,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着重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情怀。

三、“立德树人”引领下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思路

(一)党建引领,打造学校特色

党是领导一切的。高职院校党委一定要履行好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信心、有本领引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教改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党建不仅是推动德育的力量源泉,也是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在党建的实践过程中,每个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专业(群)特色、课程特色开展党建工作,并加强各级机关、管理部门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紧紧抓住以“三会一课”为主线的政治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习和活动有力促进业务工作和师生素质的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引领高职教育,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领路人和指明灯。

(二)渗透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德行,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人才,不应该只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在高职教学中,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培养学生品德的意识。在课内要推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在课外要推行校内社团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相融合,不断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或显性或隐性地向学生熏陶符合客观、符合人性、符合国情的为人处事道理,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有爱心、有理想、有担当的家国情怀。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知识点、案例、实训实践等环节不断地渗透德育。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以便能够立足于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契合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德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相融合,并可以以此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生动的学习元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才

让高职学生学以致用、成为适用人才并可持续发展,这是教学的本质和目的。高职院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和一线的管理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应有力量。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各专业、各课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程度不一,在教学过程中仍会出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相脱节的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加重企业的人才培训和使用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尽量使学生一毕业到企业就能即刻上岗,学校就需要建立和运用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与企业实现“双主体”育人,校企共同派出教师、工匠作为学生导师指导学生上岗实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工匠精神培养、企业文化熏陶以及校企师生团队共同承担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實践或转化研发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岗互适性和职业发展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优质就业,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培养效率。

(四)教师提质,担当育人使命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已经成年,他们具备独立的思想,想要把“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学生从内心愿意接受教师教授的德育知识,教师就必须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信服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好表率。教师具备美好的品质,在和学生相处中,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熏陶,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内在品德。同时,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机制,一方面鼓励引导教师不断修身养性,弘扬先进典型,为教师修德强能提供平台和条件;另一方面要形成有效机制规范教师的德行,清除不合格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圣洁。

(五)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

实践证明,志愿者服务不仅有利于解决一些公众问题、社会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学习。因此,要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其他志愿者优秀品质的影响,还可以在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明白德行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内在品质,增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六)创新创业,促进学生成才

鼓励创新创业是国家提出来的经济和人才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辅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志,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经验运用到开发创意、开发服务市场需求项目中,从而促进学生不但学以致用,还能以用促学,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为企业提供优质适用人才,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和实践,带动高职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七)引导做人,鼓励多交益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今社会信息发达,学生的交往包括了线下的实际生活交往和线上的网络交往,接触面非常大,如果交往不慎,在错误思想以及错误行为的影响下,学生就很可能误入歧途。高职学生与企业会接触较多,相对较早进入社会、进入实习或工作岗位,一定要教育他们明辨是非,践行诚信、友善理念,鼓励他们在交友过程中多交益友,除了交往同辈朋友,也应积极地与品德好、素质好的学长、师长和其他长辈交往,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辈分交往,这样更能获得有益的教诲和成长指导。

(八)修养心理,促进健康成长

现代社会物质相对较丰富,就算是农村的孩子也基本上衣食无忧。相对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反而让青少年容易失去奋斗动力,并且一遇到困难问题就裹足不前、灰心消极。高职学生还容易因为高考失利而自卑消极。健康的心理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如果心理出现了问题,学生甚至都无法正常生活,思想品德的建设更无从谈起。所以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学生有心理上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品格健全、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体系中必须突出并不断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也是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根本。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切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国家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莎.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J].品位经典,2020(9):67-68.

[2]尹海波.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明日风尚,2018(18):148.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立德院校职业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