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实践

2020-08-20 16:25邱丽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管教道德师生

邱丽煌

[摘           要]  正面管教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对象是保育员专业的学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也将成为幼儿的导师,将正面管教理念运用到学前心理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课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教能力。

[关    键   词]  正面管教;学前儿童心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204-02

“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是正面管教的灵魂。正面管教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起初用于家庭教育,因为行之有效,被广泛应用,在全球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2013年传入中国后,不仅运用于家庭教育,也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课老师,尝试将正面管教技术融入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有生机与活力。保育员专业的学生,他们以后要走上幼儿园的岗位上,如果能在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将课堂所学正面管教的能力带入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影响不仅是一代,而是利在一生。

一、和善而坚定地开好第一堂课

传统教学将课堂规定宣告于众,以“奖励”和“惩罚”呈现,这样虽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但往往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课堂行为功利化和利益最大化,学生无法形成对课堂的认同。正面管教要求在管教学生的时候要和善而坚定,这种和善而坚定是一种尊重和鼓励。

(一)制造尊重和鼓励的氛围

教学通过“有趣的T恤”活动,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书写于“T恤”上,学生喜欢并第一次觉察自我且表达出来。活动紧接着通过积极主动找同学签名环节,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整个课堂气氛和谐,个别同学甚至要留着作为纪念,说明课堂的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的认同。

(二)做好课堂的约定

这种约定不同于规定,课堂规定是单方面的,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正面管教强调积极关注如何教给孩子需要做什么,重心在问题的解决,孩子是主动的参与者。师生就课堂教学做了约定,围绕心理教学课堂的目标与要求各抒己见,并书写于纸上,由班干部收集后进行整理、表决,最终形成约定。这就是正面管教中“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2]。其中有几条约定让人感触深刻,如允许一个学期无条件上洗手间两次,主要因为课程安排在早上第一二节,女生洗手间供不应求,这样的约定人性化。事实证明,一个学期下来真正使用特權的学生不多。由师生共同形成的约定,正是出于尊重和鼓励的结果。

(三)和善而坚定是执行的态度

和善的重点在于表达我们对学生的尊重,而坚定的重点在于表达我们对教学的尊重。通过采用信息化教学,借助于App云班课,每次课前课后小测,总有一些学生没有事先做好相关工作。对于这些学生的无视等于娇纵,不利于课堂的良好开展。坚定适时抓住时机通过微信或当面的方式与学生做好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听学生的看法,并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在教师和善并坚定的态度下,学生渐渐地形成课前预习或复习教材的习惯。

二、正面管教理念下趣味横生的课堂——以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课堂片段为例

儿童道德的发展属于本书中较为晦涩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诚实守信有待进一步增强[3]。用正面管教理念引导道德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变化以及能力的提高[4]。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动力。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导入课堂的主题——假如是我,绘画仍由学生完成。通过假设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引人思索,导入课堂。

(二)积极倾听,有效课堂沟通

正面管教理念的指导下,启发式的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探索式的思考并寻找正确的答案,专注于解决问题,避免课堂的沉闷。轮流将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哪个更坏”,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弟弟的难题”“海因茨偷药”生动地叙述开来,进行角色扮演,由学生自由回答并将道德问题抛向学生,这时候学生开始思考——假如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会怎么做,并说说想法。在道德发展理论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所站的角度、所拥有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不同都使答案不一样。正面管教要求启发式问题的指导原则是,不要预设答案,不要简单地进行对错之分,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所发出表达,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沟通。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互动积极,激起层层的思考火花。

(三)学会等待,无条件守望

针对两难故事前后道德的发展,学生自觉地给自己的答案寻找理论的支持,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给予,守望着学生的结论。道德中的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就自然浮现在学生的眼前,柯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也出现在学生的答案中。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理论知识上升到一定高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现状则需要大家共同调查完得出结论,并形成作业。

(四)故事延伸,提高社会责任感

正面管教提出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积极参与。道德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历练与思想的撞击中得到成长。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道德两难困境,如有“电车难题”“救母还是救妻子”等这些生活话题成为课堂议论的主题,在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说与驳的过程中彰显道德的光芒,使他们的道德意识进一步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向社会人进一步跨越。

三、正面管教理念下师生观的传递

(一)表达无条件的爱

正面管教强调孩子必须知道自身比他们所做的任何都来得重要,这是爱与支持,它强调非惩罚的教养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纵容错误行为的继续。面对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我们不需要罚一百遍,让其对“抄”这种行为铭刻于心,以显示老师的威信,我们需要寻找原因,并与他一起积极探讨提高的方法,督促其执行,及时给予正面肯定并强化。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传承给学生,形成学生的教育观。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面对不一样的孩子,我们多鼓励少批评,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并进行情感上的安慰、支持,要让幼儿满足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首先要学会接纳,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包括积极和消极情绪。其次要学会积极地倾听,不是娇纵孩子的情绪,而是让孩子感到情感的联结与理解,并给予机会以表达情感的神秘冲动[5]。最后要让鼓励变得具体。改变“你真棒,真了不起”的惯用说话方式,将鼓励变成具体,针对具体的情形具体表扬或是点赞,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关注,感受到价值感与归属感。

(二)学会积极地暂停

当人处于消极的情绪之中时,常常失去理智,如洞察力、客观性以及判断力都会大大降低,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正面管教认为,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来一个积极的暂停。课堂出现的一些冲突,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暂停使课堂高效进行。班级建立一个积极暂停区,当教师或学生处于强烈情感中,可以主动告诉对方,并来一次5分钟的积极暂停,以便冷静平复情绪。在这5分钟,可以冥想,或深呼吸,甚至可以看班级图书角中的一段文字。师生之间的冲突通过积极的暂停后,课后主动探讨冲突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因强烈的情感而带来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惩罚[6]。

3~6岁是幼儿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幼儿在学园的一些行为往往引起教师的不良情绪,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积极暂停,暂时从情境中脱离,平复好情绪,才能继续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面对幼兒的不良情绪,可以让幼儿在积极暂停区里,以缓和情绪,而不是以惩罚或体罚的方式简单解决师生之间的冲突。

(三)学会积极地看待犯错

对待犯错,我们常常零容忍,犯错之人也常常感到羞愧。正面管教认为要有勇气面对我们的“不完美”,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当教师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时,先要改变自己对犯错的任何负面理念,学会做一个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在这样友善的环境下从错误中学习,并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问题[7]。

失败乃成功之母,身为幼儿园的保育员面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需要的是不轻易下判断,不批评,更不要指责。首先承认,承认错误是一次探索。其次和好,表示无论如何,教师与学生站在一起。最后学会一起解决问题,让幼儿和教师一起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得到成长。

总之,正面管教技术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确实得到耳目一新的收获,也改善了师生的关系,取得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如何进一步将正面管教更加深刻地融入教学之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上下求索,师生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3]庹婕.中职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湖北为例[D].武汉:湖北大学,2015.

[4]马卫东.论课堂气氛对中职生道德发展的影响[J].职教通讯,2004(7):64-66.

[5]张乃艳.《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对教学活动的启示[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9(2):62-63.

[6]简·尼尔森,琳达·埃斯科巴,凯特·奥托兰,等.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7]陈丹.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的课堂特质与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101(6):48-50.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管教道德师生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跟踪导练(五)(2)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道德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管教晚矣
麻辣师生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