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视角下高职艺术专业学风建设探究

2020-08-20 16:25卢昊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旷课学风高职

卢昊昕

[摘           要]  大学生旷课不仅是引发大学生个体学习问题的原因,还是引发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成为困扰高校教学和管理的突出问题。如何改善大学生的旷课现象不仅是高校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深入探索和突破的难点。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探讨应该如何应对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旷课现象,探寻学生旷课背后的真正原因,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为大学生成才打牢基础。

[关    键   词]  職业规划;高职艺术;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218-02

一、高职艺术专业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后,都有学习松懈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反思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规划人生的意识,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加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能从高中的“要我学”变成大学的“我要学”。从上课不在状态到迟到再到旷课,情况越来越严重,却完全不自知或根本不在意。有的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不重视理论学习,大一的课程理论课比重较高,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少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抱着“60分万岁,坐等文凭”的态度,不知道为什么学,最终变成不想学。还有一些学生因家长压力、专业调剂等原因选择了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导致专业认同感低,没有学习热情,更加没有生涯规划,最终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挂科的情况。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较强,但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地喜欢艺术,但具体化、专业化、系统化地学习艺术知识的时候就会觉得压力巨大,混淆“爱好”与“专业”,更加不会思考怎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自制能力弱,容易沉迷网络

“95后”“0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全家的关爱与呵护下长大,上了大学由于缺少家长的照顾、监督,有的学生自制力又比较弱,入学后不能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艺术类的学生大多家庭情况较好,又有专业学习的需要,很多学生一入学家里就给配了笔记本电脑,这为沉迷网络游戏创造了条件,学生也很容易沉迷网络。

二、解决高职艺术专业学风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运用谈心,加强生涯规划教育

加强学风建设的关键点在于解决学生的旷课问题,旷课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行为问题,更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是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棘手问题,很多人认为旷课只是单纯的懒惰问题,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原因。一味地根据学校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只能约束学生的旷课行为,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合理运用谈心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的突破口。谈心的内容不仅要单纯地说明旷课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更要聚焦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突破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此为基础做出详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将远大的人生目标分解成可以逐步实现的、层层递进的计划,并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让计划落到实处。高职类的艺术生重技能、轻理论,更愿意接受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将顶岗实习作为第一次专业技能落到实处的尝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改变学习态度。对于那些专业认同感低、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和感兴趣的岗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全方位家校联动,高效率掌握学生动态

积极主动地联系旷课学生家长,告知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习上的问题很多来源于学生的原生家庭,与学生家长沟通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差、频繁旷课的深层次原因。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真实表现,家长也可以更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高职类艺术生普遍家庭条件较好,学生父母大多有稳定的工作,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为高校掌握学生的动态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艺术类学生与家人沟通较少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鼓励家长多与学生交流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工作重点。

(三)及时访谈专业教师,精准加强学业帮扶

加强学风建设联系专业老师,掌握学生上课动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积极联系专业课的老师,共同搭建学业帮扶平台。制订个体帮扶计划,对旷课学生单独辅导,上课重点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课后作业单独批注、及时反馈,都是精准帮扶的有效手段。高职类艺术专业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艺术专业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对一”单独辅导的独特性,相对于其他专业,艺术专业学生更加尊重专业课教师,逐渐形成了类似“师徒”的师生关系,这种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顺利解决学业精准帮扶提供有力保障。

三、经验与启示

(一)重视心理问题,探寻深层原因

旷课现象在各高职类院校屡见不鲜,课堂出勤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成了教学部、学工部的棘手问题,艺术类专业更是重灾区。然而大学生旷课并不仅仅只是学生个体的学习问题,它关乎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更关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处理不当会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群体心理问题。学生旷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突出问题,我们往往把学生旷课简单粗暴地归结成这是学生懒惰的个人行为,却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除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认同感低等原因,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更是表现突出,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与原生家庭有密切联系。家长的“过度关爱”或“冷漠放任”都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者大包大揽,专权武断,打着“这是为你好”的旗号完全不顾及个人感受替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叛逆或颓废。后者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等借口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导致孩子伤心、失望、自暴自弃,艺术专业学生思维活跃,比较敏感,情感丰富充沛,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用处分对待旷课现象,不仅不能改善学风问题,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恶劣的师生关系,促使思想教育工作无从下手。所以,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深层次探求旷课原因就成为解决学风问题的突破口。

(二)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思想教育始终

重视职业教育是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并贯穿始终可以让艺术具体化、实用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专业发展历史,邀请学科负责人讲解专业发展前景,分析就业方向和就业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专业认同感,减少学生因不适应本专业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广泛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规划,使其在大学期间不迷茫。在毕业生中,教师应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精准帮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顺利就业,使之毕业季不焦躁。针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要早发现、早干预,专项专治,从根本上解决旷课问题,建设良好的学风。

(三)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要解决学生旷课、学风恶劣的问题,仅仅依靠一方发力效果并不理想,要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联系家长、专业教师、班级学生骨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的正轨,做好职业生涯教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个过程中,要让家长多关心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请专业老师在学习上多关注,更要发挥班级骨干学生的监督作用。只有多方联动才能真正改善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学风问题。此外,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德树人,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工作有爱心、有耐心、不懒惰。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顺利解决学风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珍,翟立.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8):83.

[2]王玉清.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处理学生旷课事件: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127-128.

[3]侯娅婕,曹蕾,张艳芳.全员协同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学风建设探究:河北医科大学“三个老师”学业帮扶工作案例[J].科技风,2020(2):221.

[4]巩梦丹.学生长期旷课个案分析与干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智库时代,2019(41):112-113.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旷课学风高职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高职辅导员对旷课学生的管理初探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临夏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美国推出“每名学生,每一天”倡议 以解决学生旷课问题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
旷课猖獗愁坏沙特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