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探索

2020-08-20 16:25朱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吊灯职业过程

朱峰

[摘           要]  近年来,基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方法,谈谈吊灯设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的探索。

[关    键   词]  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课程改革;吊灯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232-02

一、吊灯设计课程现状

传统的吊灯设计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方法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技工院校的学生一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而动手能力较强,更加喜欢活动。而老师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专注于专业知识讲解,把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通过重复练习机械地记住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这种纯粹靠记忆的能力是技工院校学生的弱项,这就出现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缺乏兴趣和动力不足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单向关系,老师是单纯的输出,缺少学生的反馈交流,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同时这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缺乏实践的教学方法,没有关注到行业对未来从业人员的要求,缺少与企业沟通,对行业发展的新技术不能及时更新,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最新、最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学生就业后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不能很好地和企业进行衔接,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忽视了现代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现代技工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教学强调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能适应以后的实际工作。目前的教学方法无疑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学的需要,所以吊灯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吊灯设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一体化项目教学的理论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项目教学就是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把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当中,以实现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完成项目,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在一起,自主掌握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做中学”,通过解决相关问题,再归纳寻找理论答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的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学生自学的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一体化项目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包括多个方面的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教学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经验一体化;学习情境与生产实际情境一体化;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一体化。

(三)一体化项目教学的优点

1.通过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

2.教学过程和实际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能更好地确立专业学习方向。

3.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一体化,使学生能更早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工作环境。

(四)灯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通过灯饰企业调研发现,传统的方式晋升为灯饰设计师通常要经历“装配—绘图—设计”的成长过程。新到岗员工首先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装配等基本工作,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成型、结构、材料、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综上所述,吊灯设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项目教学,根据实际工作项目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对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进行模拟,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提高学生从事灯饰设计所需要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灯饰企业对灯饰设计人才的要求。

三、吊灯设计课程一体化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本次课程以校企合作灯饰企业开发的一款现代吊灯项目为例,围绕企业的开发要求,以实际中展开设计工作的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在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任务驱动,设置项目

学生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成若干个工作项目小组,老师把工作任务下发到项目小组,由小组长根据任务书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设计调研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调研。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在教室里,通过参考书本的范例,写虚拟的调研报告,而是走进卖场、专卖店,实地调研产品,通过互联网寻找相关的产品信息,完成调研报告,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与人沟通的能力,把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经验运用在调研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完成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实际收集的信息,展开设计。以掌握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结构要合理可行,表达要清晰。要密切联系企业,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学生不仅学会了综合归纳收集到的信息,还把学习过的专业知识融入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清晰地把设计方案向客户进行展示,能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制造样灯

确定最终方案以后,要进行样灯制作。学生首先要根据设计方案的需要,去灯饰零件市场购买合适的零件。特殊零件需要制作的,在实训室进行制作,然后把所有的零件组装成整灯。在制作样灯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设计小团队,在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因为制作工艺、制作难度等实际问题,会产生分歧。这就要求指导老师要从旁辅助,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同時在选择零件方面,要符合项目的实际要求,样灯的结构要安全、合理。

(五)完成项目,样灯亮灯仪式

在课程的最后,各个项目小组要把自己设计的样灯进行亮灯,向企业宣讲设计的理念,并介绍小组的工作流程。由其他小组的同学和企业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提问。在这个阶段,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进行演讲,说明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

(六)作品展示

课程结束后,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把样灯在校内进行展览。

四、吊灯设计课程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体会

1.本次一体化项目教学实践,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而是转向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地教学。在课程之初,老师把学生带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与企业的老总、设计师、工程师进行交流和座谈。了解企业实际的开发流程,将实际的工作流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

2.通过完成项目,从平面的文件到三维文件,再到最终的样灯制作,学生真正了解了一款吊灯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流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最终的亮灯环节,每个学生在看到自己设计的吊灯点亮后都很激动,他们在一体化项目课程改革之前还没试过真正制作一款自己设计的灯具。通过作品展示,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单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辅助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老师的教学任务以学生完成的项目来达到。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寻找答案,主动学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4.评定方式发生改变,本次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不再是传统的报告书、展板、虚拟的作品,而是最终要完成一款实实在在的吊灯。考查也不是一次评定,而是分阶段评定。通过完成一款吊灯设计,解决实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阶段考查完成吊灯设计过程中的各个具体项目,各个小组在每个阶段都要向企业的专家和同学展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完成工作的情况。企业专家通过对最终的吊灯作品进行点评。评委也从老师转为企业的专家,这样的评定更加真实,更加接近实际的工作状况。通过专家点评,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更好地树立课程学习的目标。

5.一体化项目教学,对授课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老师要能解决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授课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职业能力。要熟悉企业工作的流程,具备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授课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带领学生“真枪实弹”地工作。根据项目情况,及时更新行业的新技术、新资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敲、预演,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还有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职业需要的素养能力。

五、结语

一体化项目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把真实的工作项目融于教学当中,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完成项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能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乏味的纯理论知识的讲解,技工院校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也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同时一体化项目教学以实际的项目为主体,加强与企业的互动,能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此,该教学模式将成为现阶段吊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梁雪.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3(32).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吊灯职业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茶花女吊灯
我爱的职业
高级定制吊灯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再生铝吊灯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