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07:22姜小果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姜小果

摘  要:地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我国部分特定地区居民世代形成并传承,其中包括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传统艺术等。同时,地域文化也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参考来源,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将成为推动艺术创新的巨大动力。基于此,本文围绕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首先对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用的必要性作出分析探讨,最后参照国内外的先例,集中研究了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用

引言:

丰富的地域文化对于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来说有重要的參考价值。我国的艺术教育除了要与时俱进以外,更应以坚守相应的地域特色为己任,这对我国高校培养实用型的设计人才、取得实际的教学成果具有深刻影响,也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更具地域特色,从而助力保护并传承我国地域文化,并间接推动地域经济建设发展。由此看来,结合地域文化来探索高校艺术教学极具现实意义。

一、地域文化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

地域文化,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审美理想、宗教信仰等文化沉淀,反映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并汇聚了当地人的世世代代以来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地方人民亟待寻找新的途径来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而通过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可让地域文化得到更持续性的发展。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借助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通道,将通俗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当中,并定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地域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型人才。

二、地域文化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宝藏

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流和宝藏。在世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凡是在艺术设计方面表现突出的国家和地区都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所谓的“乌尔姆哲学”和“乌尔姆设计派”便是将理性原则和功利性原则融入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中去,由设计师和学者结合德国地域文化特色而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在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这一方面积极摸索,部分特定地区有所成效,但就整个国家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

1.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不明确

清晰的专业定位是学科发展和提升专业水准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却未能达到该标准,一方面,部分学校资源相对稀缺,而另一方面,优势学科又将占去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关键在于,一些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提出了违背实际的专业发展定位,大批量的招收学生,导致每个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所学到的知识及其有限。除此之外,一些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以艺术专业为主的学校在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反而过于保守,导致浪费了大量优秀的师资条件。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除了要积极向学校申请以外,还应适当选择小班化教学,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升学生个体的总体水平,而追其根本,转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不明确的不良现象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2.艺术设计的教学方向及内容同质化严重

教学内容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和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科学,但其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教育内容质量不高,而是教育内容高度同质,甚至一模一样。对于教育来说,一味地追求一致且不加以创新将会造成负面效果,具体表现为现在许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出现“就业难”的现象,这并不是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而是源于他们的同质化严重,极度缺少拔尖人才或异质性人才。

三、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于地域文化中提取设计灵感

传统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大都利用课堂为主,以教材为辅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但如此一来,往往缺少对学生创造力和设计意识的培养。因此,应在开始艺术设计基础课前就给学生灌输“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理念,以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寻找设计元素、发掘设计灵感,并结合地域文化来制定学生的基础课程训练,让学生于抽象的自然生活中感悟地域文化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实现抽象事物到设计元素的一种转变。比如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构成基础》一课中,教师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地域文化与课程训练巧妙结合。例如,部分地域文化中含有具民族特色的图腾或神话故事,教师就可将其抽象的元素提炼、凝结,放入学生的构成设计训练中,使其在具有现代感的新形式中体现出来。另外,在课程开始前期,教师可创建主题训练小组,安排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家乡寻找并收集整理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类似民族图案、民间故事或技艺等,将完整独立的民族元素抽象出来作为设计构成的设计元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达到创新设计作品的效果,加强作品的民族性,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构成基础课程训练的死板,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还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可持续性。

(二)地域文化与设计专业课程巧妙结合

在设计与应用中,教师可将以往基础训练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兼具的新设计图案应用到专业设计课程当中。比如在学习专业课程《旅游工艺品设计》时,教师可创立学习小组,让学生针对地方旅游业进行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沟通,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或正式进入设计之前,有计划和系统性地对当地旅游市场的旅游工艺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消费者更偏好什么类型的产品或对产品有何需求,最后对产品、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并得出分析报告。在开始课程后,学生根据市场调研的分析结果结合之前收集整理的有关融入地域文化的民族元素加以设计。学生在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并二次创造之后,其设计作品将使得民族特色与现代感并存,更具民族性和象征性。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层次地体验到地域文化所内含的情感,从而使设计作品更接地气,还能多角度地增进对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的了解,让设计作品也更具民族特色,让现代性的旅游工艺品同时不乏浓浓的民族气息更能被市场认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是地域文化得到持久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地域文化的相互结合,一方面挖掘并提升地域文化的内涵,使得地域文化以至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契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当中,并对地域文化加以改革和创新,以高校教育作为载体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一条可行之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梦[1],方兴[2],杜兆芳[3].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建构对策[J].艺术教育,2017(4):172-173.

[2]张明星.结合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包装世界,2019(1):157-157.

[3]巩蕴斐.浅析地域文化下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15-115.

[4]刘方靓,马牧群.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3):170-171.

[5]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6]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00(006):130-133.

[7]王莉.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J].教育探索,2010(03):32-3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书封与现代艺术
自行车的发明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