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0-09-10 01:35宋飞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新时期研究

宋飞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创新优化教学,高校将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这是高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实现高校科学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基于此,本文将从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出发,对当下其建设现状作以深入分析,并针对此而提出建设性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人才竞争现象也越来越激烈,因而这就为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校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且还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但纵观当前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发现其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深入优化和解决,以便切实发挥价值和作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而本文探析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是极具实践价值的。

1 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高校中得到了普及化应用,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等都有安装计算机网络,学校图书馆也为了满足学生和教职工广泛的阅读需求而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而进行日常学习和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如教师利用各种app进行点名签到,判断学生的出勤率等。因而在此背景下,高校推进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趋势,这也是其建设的可行性。

教学质量于高校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时期高校利用信息手段,对教学进行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建立开放的、民主的师生交流平台,借助网络的隐蔽性,让学生大胆表达对教师教学的意见,以此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从而严格把控高校教学质量。其次,除却基本的课堂教学外,高校还有多种课外实践教学,这些教学方式的质量在以往教学中很难把控和优调,但在信息化背景下,却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调整,可达到全面监控高校教学的目的,继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是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 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系统化信息资源建设进程缓慢

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要具有信息资源,但我国很多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发展较为缓慢,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结果。首先,是国家和政府方面并未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使得其发展受到了诸多阻碍。其次,是各个高校信息资源建设都较为独立,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约束,导致高校都是各建各的,不懂得相互融合和嵌套,向系统化方向发展。最后,即使各个高校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因现实因素的制约,即双方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程度都有差距,难以兼容,因而无法交流和合作,从而限制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速度。

2.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不是简单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而是要搭建硬件平台、引进软件支持以及建设信息资源系统,而要完成这所以环节,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的经费都非常紧张,难以供应如此大笔的支出,因而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渐拉开了差距。

2.3信息化教育理念未全面落实

新时期,信息技术几乎遍布了社会各行各业之中,并对其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积极作用。但在高校中,它唯有在课堂教学中足印较多,如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辅助教学,而多数高校领导者还未完全认识到其在高校质量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也未将其作为一项亟待开发的教学任务而落实,更何论采取措施和制定规则约束。其次,信息化教学理念也未全面根植于教育者思想之中,多数就职于高校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资历和年龄的,因而自身信息素养并不高,对这一新型教学手段也持有观望和抵触态度,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严重制约。

2.4缺乏相关的专业软件

硬件、软件以及资源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必备因素。仅有硬件和资源是无法支持信息化建设的,但很多高校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旧将建设重点集中于硬件,而忽视了相关的专业软件,导致信息化建设中所使用的软件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而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3 优化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快系统化信息资源建设

建设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前文提到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存在建设进程缓慢的问题,所以新时期高校应加快信息资源建设速度,以此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假设。而加快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应当制定统一标准,以便切实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特性,如在信息资源建设进程中,各个高校都应严格遵循国家信息建设标准,对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编码处理,使各大高校之间都可随意分享。其次,各个高校应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模块化分类和整理,按照信息资源类型和内容的不同,专项设立储存和查阅网站,让教师和学生依据自身学习需要而选择性翻阅,既能满足师生的广泛涉猎需要,且又能提高高校资源使用率。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积极搜罗全球教育资源,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资源体系,为师生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2全面落实信息化教育理念

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需从信息化教育理念的落实出发,提高高校教育者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让信息手段在高校教学中能够得到更为普及和深入的应用。第一,先从教师入手,引导其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价值,并结合教学内容而科学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二,从高校领导者入手,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价值,将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当做一项亟待落实的教学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实施。

3.3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

因资金有限而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推进受到了阻碍,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需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以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推动软硬件建设,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平台,引进更为先进和功能多样的软件,让信息化建设走上正轨,以此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率,促使高校教学更加专业化、体系化,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4构建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师可对自身教学水平有综合的把握,并针对性改进和优化提高,而学校也可从课堂设计、教学素养等方面科学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对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有清晰认知,以此实现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把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提供反馈渠道,一是学校宏观调查获得反馈信息,二是学生微观反馈,借助网络的隐蔽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从而提高教师责任感,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要从加快信息资源建设、落实信息化教育理念、极大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多方面,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相悦丽,周雪,尹永奎,et al.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7(13).

[2] 曾美芬.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9.

[3]宋亚亚.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分析[J].才智,2019(22):54.

[4]孟戡,刘永萍.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4):72-74.

[5]郭友群,郭锦.试析教研室主任在新时期高校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高新区,2018(11):61.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新时期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