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践行探讨

2020-09-10 01:35孙怡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孙怡

摘  要:趣味教学法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这一方面,还有教学过程这一方面。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趣味教学法的过程分析,通过调研小学生的学习状态,督促小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有学习的系统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思路;趣味教学;语文素养

1 研究意义

表达不仅要求学生把别人说过的话说一遍,而在语文教学方面指的是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表达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表达有利于语言的内化,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习思路式阅读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并能够深刻理解原文的含义。如果说完全依靠小学语文课堂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那效率是极低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系统思路训练是有较大难度的,而且多数同学只会做特定的阅读和写作题目,不能快速找出问题的关键。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多数教师已经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不断地挖掘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趣味教学法方法,并结合现有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具体教学工作。

2 研究现状

趣味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课文插图、关键词句、图表表格、思维导图、角色表演等方式的课堂教学。新课标对表达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学段的不同做了相对完善的阐述,其中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看印象作品,能表达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在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能表达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在第三阶段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表达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三个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逐层递进的,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认真参与到具体学习过程中去。我们趣味教学法要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要设计表达训练,分解难度,讲究梯度,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渐爱上学习语文知识,发现语文现象。而我们教学工作也是要按照梯度,逐层次提高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3 教学策略

趣味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开展具体工作,如何让学生以相对愉快的心情从学习中收获快乐,将一直是我们的研究热点。下面就具体策略总结如下:

(1)注重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兴趣

趣味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背景有很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学生的视野开阔,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想法和认识。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但是它仍然需要创新和发展。而阅读如果可以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比如我们在让学生阅读关于“鸟”的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鸟的视频和相关内容,让学生写出自己眼中的鸟的形象。学生可能会就鸟的飞行方式和哺育方式展开联想,联系到爱老尊老的话题,然后写出一段具有内涵的话或者文章。当然学生也有可能结合鸟在不同的季节要迁移的事实写出一段话,表达自己对鸟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且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变提出同样的看法,鸟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改变,学生来到新的学校环境,也应该适应学校的变化。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文章的书写方式和思路,就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与写作思路。学生的思维是较为活跃的,如果说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写作与阅读训练,就有可能写出更具有特色的文章。

(2)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在遇到写作问题时,如果教师能够予以引导,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过程。我们教学设计也要创新,特别是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问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利用文本插图,让学生学会有序的表达原文。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然后让学生理解青蛙的成长历程。具体可以借助图片来完成教学工作,让学生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也可以借助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思路。教师要在学习中逐步渗透抓关键词句表达的方法,“关键词句”可以是故事提纲,也可以是人物或事物线索,还可以是一组词语等等。引导学生在讲述实践中掌握方法、发展语言。比如在《大禹治水》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文章初读阶段,了解故事内容。然后在品读阶段,让学生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提取关键词句,搭建学习思路,感受伟人精神。最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表达,借助词句学习思路,练习表达,落实语言实践。学生只有对自己已阅读过的内容进行整理,才有可能更好地认识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小学生识字个数有限,对词语、汉字、句子的认知也是有限的。而多数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视野会得到开阔,写作的思路会得到启发。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排比句、比喻句等不同的句型进行模仿,然后参与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字词搭配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关于字词搭配的语文习题,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自己读后感。

(3)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杂,且部分知识点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前是对文章没有全面的认识的,但是我们教师如果先让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框架,然后再逐步地分析具体所涉及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开阔。比如學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去找文章的主题思想,然后再看段首和段尾所表达的内容。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学生会根据框架去发现具体的脚手架,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然后给出相对理想的答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题目中的基本问题来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然后通过依次列出主要的表达提纲,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并把想到的内容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情境来开展具体工作,比如让学生扮演人物故事,表演故事。比如在《狐假虎威》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先理清“老虎抓到狐狸”、“狐狸说谎欺骗老虎”、“老虎当真跟在狐狸后面”、“百兽害怕逃跑” 等主要情节。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角色的神态特点,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等角色,争当“最佳演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深刻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寓意,在将来的写作过程中应用。如果说学生在平时已经有了这种体验和学习素材的积累,就可以快速写出问题的框架。当然,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的问题,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学习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最后让学生把这一过程进行表达,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4结束语

教师应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正确的语句、文本信息、文本分析、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等作为基础表达工具,进行形象的表达,从而建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怎么样,也要注意学生语言的表情,包括身体语言怎么样。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该控制语文趣味教学的进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合理的学习情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志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践行探讨[J].环球市场,2017(10):34-35.

[2] 张一鸣.关于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的分析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6(02):233-233.

[3] 张慧仪.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践行研究[J].考试周刊,2014(6):103-104.

[4]王生俊.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20(23):53-54.

[5]陈亚娣.新课程下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20(23):59-60.

[6]吴凤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初探[J].学周刊,2020(23):69-70.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