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试探小学语文低段儿童诗教学

2020-09-10 07:22褚欣欣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

褚欣欣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来帮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很多教师都热衷于儿童诗的教学。与其他的诗歌相比,儿童诗简单,朗朗上口,在短时间就可以学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就像是他们学唱歌一样,一下子就学会了。虽然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不需要进行知识摄入,相反,在这底层阶段,打好基础是学生需要着眼的重点。那么就当前教学而言,其实大多数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他们并没有深刻地思考关于儿童诗的运用,可能也只是按照相关课程要求展开教学,所以本文就看看当前的儿童诗教学是如何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来开展高适配度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

在学生的知识启蒙期开始,他们就已经在接触语文知识,而语文看似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但也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受众,即学生。比如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教材设置不会采用特别生僻的文字,也不会采用拗口的句式,而是简单易诵读,学生可以轻易学会。比如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儿童诗,经过观察发现,相对于其他语文知识学习,很多小学生都更青睐儿童诗学习。因为教师明白学生对儿童诗充满兴趣的原因是因为里面的语言朗朗上口,并且教师还为学生描述其具体画面,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符合学生的喜好倾向。

一、简述儿童诗概念

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儿童诗就是完全为学生而设置,适合学生进行学习、阅读的诗歌。这一诗歌类型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凭借自己本身的语文基础他们也能进行阅读。而就分类而言,儿童诗主要涵盖了两大方面,一方面由成人在进行观察之后所写出的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诗歌。另外一方面则就是儿童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由发挥而创作的诗歌类型。而从两方面考究,对于学生都有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实儿童诗也属于诗的一部分,只不过这类型的诗可以说为儿童量身打造,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比如很多古人在产生一定阅历之后会进行诗歌创作,但是他们所创造的诗歌是基于自身出发,所以直接运用到低年级教学中是完全行不通的,而这時候儿童诗的出现则完美解决了教师的问题,儿童诗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旨在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可以不断成长。同时这是一种学生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发展,提升儿童能力,所以对于当前的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儿童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替代作用。而就特征而言,儿童诗也充满情感,为学生提供想象力空间,具备艺术水平,而且还富有童趣感。

二、从儿童视角探究小学低段儿童诗教学

那么接下来,我们主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对当前的儿童诗教学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进一步感受到儿童诗在教学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运用儿童诗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

(一)直抒胸臆,情感共鸣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即便小学生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对于情感的感知还是非常透彻的,那么在儿童诗中,我们会发现一般这种类型的诗歌传达感情更为直接,比如里面的主人公尤其喜欢直抒胸臆,直白地表达自身的情感。比如在《影子》这首诗中,里面描述描述了影子无处不在,可能在前,可能在后,就像是一条小小的黑狗一样,无时无刻都在身边,当遇到阳光或者黑夜,都能感受它的陪伴。而在最后说到影子在左或者在右,就像自己的好朋友一样,明确表达出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倾向。对于学生们而言,他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就可以明确的感知到作者对于影子“陪伴”自己的美好感触。而每个人都有影子,当看到这类描述,很多学生也不禁想到该如何去定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透彻感知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所以经过发现,其实儿童诗在进行感情的传达方面会显得比较直接,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趣味语言,加深感受

而经过观察发现,在学习儿童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充满快乐的,因为通过诗歌中所使用的语言,他们感受到了趣味性,所以对于诗歌的感知更加透彻。比如在《比尾巴》一诗中,里面用设问的方式来描述了几种动物的尾巴,比如里面问道“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然后回答对应是猴子尾巴长,松鼠尾巴短,就像是让孩子进行“对山歌”一样,一问一答,十分有趣。同时里面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清楚明晰地表现出了松鼠的特征,比如里面说到了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让学生瞬间将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伞和松鼠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以更加趣味幽默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学会鉴赏。同时里面的“长”、“短”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的体会。

(三)打造意境,意蕴深远

经常我们提到,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只有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学生才能进行高效学习,那么在进行儿童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创造出一个学生可以感受到的意境,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瞬间进行诗歌感悟。比如在《小小的船》里面,作者先进行了景的描绘,比如里面写到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试想着里面的“我”坐在这只小小的船里,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直接让学生产生了画面感,进入到了作者打造的意境之中。通过里面的文字描述,让人明白里面的“我”正是坐在了月亮上面,所以可以感受到星星和天空,让人明白里面的人物心中有坐上月亮来进行太空遨游的一番愿望,瞬间将人置身于情境之中,营造出了一幅无比美好的画面,让学生们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冲击感。

(四)巧妙构思,奇思妙想

而儿童诗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里面的巧妙构思,明明大家日常所见之物都是相同的,但是通过作者的描绘之后,就能让学生产生奇思妙想,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就《雪地里的小画家》而言,里面提到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等动物,这些动物都是日常所见的动物,也没有太大的特殊性,但是这时候作者的构思是到了下雪天,这些动物由于自己的“脚印”形状,所以在雪地上制造出了不一样的图案,将他们都称为“画家”,而学生平时是不会想到这一方面的,甚至他们不会花时间去观察这些动物。比如小狗的足迹就像是梅花,小鸡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小鸭的足迹像枫叶,小马的足迹像月牙等。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诗歌的构思,来引起学生的奇思妙想,比如在这几种动物的示例之下,很多学生又开始思考是否还有一些自己日常所见之物可以制造出自己没有见过的一些景象呢?所以儿童诗里面的构思绝对不会平平淡淡,而是从学生们忽视的角度出发进行构思,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五)品词赏句,掌握技巧

很多人觉得低年级段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他们无法对诗歌进行赏析,更无法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但实际上,对美的欣赏都是共通的,通过学习儿童诗,学生也能学习到里面高超凝练的表达,并且依葫芦画瓢进行学习。比如在《画》,诗歌前两句所传达的意思是“远远看去高山色彩明晰,而走进看水去寂静无声”。里面通过“远”和“近”、“山”和“水”、“有色”和“无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便没有太多的语言重复赘述,但是直接传达出了作者想要的内容,那么学生从中便可以学习到,如果自己要进行诗歌创作,是否也要学会遣词造句,注重诗歌前后的对仗工整呢?让其学到诗歌的创造技巧等。

结束语: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儿童诗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知作者描绘的画面,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更清晰的角度进行诗歌学习,提升学生大诗歌鉴赏能力。从学生角度而言,儿童诗对其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苗菁.基于儿童视角试探小学语文低段儿童诗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8(10).

[2]王琴玉.基于儿童诗的小学低年段读写绘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语文:64.

[3]娄海明.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之浅见[J].2015(9):380-380.

[4]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000(010):21-24.

[5]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2(9):159-159.

[6]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小学语文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