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路径探索

2020-09-10 07:22曹小可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曹小可

摘  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作文作为综合性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找寻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目前,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过度规范写作格式,忽视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教学手段单一作文素材难以积累等现象,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本文基于发展视角对小学语文写作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展视角;路径

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发展性,语文学科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初次接触语文,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以及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十分有必要。语文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的学习是缓慢而长期的,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并开展教学。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过度规范写作格式,限制学生思维创新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根据考试要求规定学生具体的写作格式,例如三段式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作文中尽量多运用素材等,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较规范学生的写作方式,但是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出现作文雷同的局面,学生作文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一类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初期更加不能通过强制手段达到规范教学的目的,而是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师生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式大多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利于写作的发展教学。例如,通常教师讲授作文的方式是根据试卷中的作文题或者课文中要求的作文类型要求学生先独立写作,之后教师选取优秀的范文进行讲解。由于作文的写作花费的时间较长并且教师批改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作文的写作和批改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过程,在之后的讲解中效率不高。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大部分学生水平分布较集中,语文素养的提升见效缓慢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不佳。

3.学生课外活动匮乏,导致作文素材积累不足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贯穿了学生的学习生涯,小学作为语文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仅仅只有课堂中的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训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写作的要求是看图写话,学生需要先看明白图像的意思然后才能将图像传达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图像的内容通常为实际生活中的部分,四至六年级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学生能将一件事完整表述并且阐明一定道理,这些作为素材在课堂中学习是不足的,需要不断丰富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

二:发展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的途径探究

1.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经过实践表明此种教学手段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的能动作用。现代教学观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记叙文作文小学作文中一种重要文种,是小学作文常见的写作题材。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名为“最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时,先让学生分小组交流或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相关经历,然后请学生代表主动发言分享故事,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教师点评,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开始写作,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如何下节课直接进行批改讲解。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与学生共同合作找出优缺点,提高课堂的气氛,作文进行讲解后,再次要求学生按交流后的新思路进行写作,不断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热情与质量。

2.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等部分结合,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是独立的存在,相反,教师将作文与阅读等其他部分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对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语文的词汇积累是根本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初级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出现不会运用词汇的现象,写作文就如同记流水账,全部都使用日常词汇,缺乏语言的优美性,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并运用至合适的作文写作中。通过阅读书籍以及做阅读理解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吸收更多知识,而且加强了思维逻辑的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将阅读中的良好方法运用至写作当中。学生从初级的识文断字到理解文章内容,最后深入领会文章主旨,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写作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时,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多方面细致的描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发了人们对桂林独特风光的向往。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晰,语句优美,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向学生讲解文章的结构并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介绍风景的游记,在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时,可以现场让学生造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并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除了课堂中的学习,课后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放假期间,教师要求学生不断阅读更多经典名著,进行多种课外活动拓展知识视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3.积累作文素材多采用直观体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都会面临不知道写什么的尴尬局面,作文要求有达标的字数,为了完成标准而凑字数,这样的作文分数显然会很低。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实现作文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方法,目前,许多教师采用让学生直接背诵的手段积累素材,在不同的作文中直接默写下来,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重复率高,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素材的含义,并不能达到很好的运用效果。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采用直观或者亲自体验的方法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直观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而对于生硬的背诵不仅较难达到背诵效果,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作文很大部分是叙事为主,如果没有经历过而去编造就会面临无话可写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去体验,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语文的应用性。

4.注重作文评价,丰富评价手段

作文评价的方式通常是以教师批改的形式为主,这种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小,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见效较慢。作文评价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例如,可以采取学生互评互改的作文评价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三: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发展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深入了解语文的文化精髓,提高语文学习的认可度,对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以及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意义的认同增强,语文作为学习文化知识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发展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雄.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2019(32):122.

[2]马晓翯.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2+124.

[3]张秀霞.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96-97.

[4]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000(016):155-155.

[5]曹军韬.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36-37.

[6]田学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6(8):100-101.

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