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曲优质课摄影技巧策略与方法

2020-09-10 07:22叶丹
摄影与摄像 2020年2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制作

叶丹

摘  要:在戏曲优质课的摄影中,利用科学的摄影技巧有效地将戏曲的艺术和精神面貌完美呈现出来,能够起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的作用。戏曲是一门艺术,在摄影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电视摄影的手法,有艺术性地记录下完整的戏曲课堂。在拍摄技巧中,巧妙利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同时在摄影中要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从而达到拍摄的最佳效果。本文旨在论述戏曲优质课中摄影技巧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戏曲艺术;摄像技巧;制作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戏曲记录着历史长河中古老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之一。要想把戏曲的文化和精髓完美的释放,對于戏曲优质课的摄影工作来说,不只是要反映出课堂戏曲教学的过程,而是要通过摄影录制表达出戏曲教学者的戏曲艺术和展现戏曲文化的魅力,摄影者在进行课堂拍摄时,要通过拍摄技巧将课堂教学和戏曲艺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教学为指导,正确应用拍摄方法,合理使用拍摄技巧,才能完美的录制出戏曲优质课,从而对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戏曲课堂的拍摄中分为三个模块:前期课程规划,中期正式拍摄,后期制作。

1 前期课程规划(见表1)

由于戏曲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和时代背景,在前期课程规划上,首先针对该课程的内容要提前进行设置和整理,确定课程内容方向,了解该课程的年代场景,提前与摄影者和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协商,提前准备好场景和灯光的布置。而摄影人员提前了解戏曲的基本常识尤为重要,戏曲不同于其他人物和生活化叙事故事类的拍摄,只有摄影者对戏曲作品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加上扎实的摄影基本功才是拍好戏曲的基础。与此同时要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才能铺捉到每一个细微的瞬间。要尽量使拍摄的视频章节以10分钟为一小节,且小节知识点内容丰富、活泼风趣、贴近学生,小节之间尽量做到每小节都是一个独立体系,小节知识点相互独立。通过戏曲展示、影视资料等方式来展示课程知识点,实现真实场景的再现,增强课程的生动性,通过添加符合课程主题的各种图片、影视素材、老师出镜讲解、人物情景模拟、温馨的谈话场景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课程名称、知识点名称上,课程编导会与老师进行共同研究探讨,在不偏离课程知识点本质内容的基础上,以课程所要呈现的艺术风格为主题思路,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和抓人眼球为目标,更改课程名称以及各小节名称。

老师在拍摄前的准备工作要尽量做到以下三条:一是衣着得体,符合课程主题;二是语速适中,尽量生动活泼;三是面对镜头能根据所讲知识点调节情绪。做好准备工作后,应提前对即将拍摄的课程进行大框架的划分。时间和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该对课堂的整体情节和情节转换进行试课预演。戏曲不像其他课的录制,载歌载舞、活灵活现是戏曲的精髓,比如武戏中武生、武旦的旋转动作极为精彩,旋转的舞蹈动作,面部表情的瞬间变化和情绪的延展都需要演员给足摄影师捕捉的时间,提前的预演,可以让摄影师分析出演员的情感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便做好充足构图准备[2]。

2 中期正式拍摄(见表1)

拍摄过程中,设备机位的安排是拍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采用高清摄像机,配备合适镜头、三至四个机位、专业的影视灯具及收声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提供无人机、轨道、提词器等设备。

摄影师拍摄技巧有效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处理景别和镜头的转换。在戏曲课堂摄像中景别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景别。在戏曲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戏曲课堂讲解时可以通过用近景和中景的方式进行拍摄,学生进行戏曲表演时需要用全景进行拍摄,这样能够凸显戏曲的艺术性,在学生互动探讨拍摄中需要重回中景和近景为主。

远景:远景在所有景别的范围最大,一般用于呈现整体画面,不能有效的突出个体特征,在戏曲课堂远景的使用中,主要用于学生的戏曲表演、集体演奏中。

全景:全景在戏曲课堂拍摄中主要用于对课堂全貌进行拍摄,用全景的镜头来体现课堂戏曲教学的环境、学生戏曲实践活动等,全景主要是体现课堂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戏曲课堂拍摄的开头部分、中间实践活动和总结部分可以有效地利用全景来进行拍摄。

中景:中景的拍摄主要侧重于人物的拍摄,体现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局部场面。中景相比于全景,大范围地拉近了镜头,在戏曲课堂中,拍摄教师对戏曲的讲解和学生对戏曲理论的理解中运用,这样凸显讲话内容,让戏曲文化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视频中。中景主要是用来拍摄戏曲课堂主体人物时用的拍摄景别,体现教师或者学生的戏曲理念和动作刻画。

近景:近景主要是刻画人物胸部以上部位或者描述物体细节画面,近景手法相对于中景来说,所拍摄的画面更加细化和缩小,注重单一的内容描述,近景主要是用来表现戏曲课堂中戏曲人物面部的变化和细节展示。这是课堂录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特写:是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知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师生的面部表情和形态等。

针对这门课程建议采取以下几条作为选择拍摄地点的标准:一是轻松温馨场景;二是宽敞明亮,以暖色为主,无回音;三是周围环境安静,无噪音干扰;四是随时调动老师情绪,使其保持一个愉快的教学。

总之,无论是拍摄全景、局部还是拍摄表演者特写,构图美才能够彰显主题,突出主题层次。掌握住课程的灵魂和节奏感,在按动快门的瞬间,凸显出演员在舞台上动人姿态与感人神态,这些都源于摄影者对戏曲文化的积累[4]。通过摄影镜头烘托出人物丰富的表情、剧情的层次,使画面均衡,才能够完美的诠释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也也是舞台摄影师必须达到的。

3 后期制作(见表1)

制作一部优秀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纪录片,除前期拍摄时要注意拍摄质量外,后期制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及教学内容、教学特色,利用线性和非线性编辑各自的编辑特点,对前期已经拍摄好的教学录像进行视频编辑。就剪辑而言,由于课件的不同,内容不同,剪辑师必须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剪辑,一个优质的戏曲课,后期制作是一道工作程序,都要经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道工序才能完全的诠释,剪辑者切勿一个模板处理。音频加工除把明显存问题的画面的声音剪切掉之外,还可使用特技技巧等手段对画面、字母、片头等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使教学录像更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欣赏性。

所以,一个优质的戏曲课要对剧情、戏曲场次、音乐、锣鼓点进行合理的熏染和精简,对戏曲中动作和武打需要结合不同的镜头拍摄角度巧妙运用。戏曲情感的烘托要极具特殊性,全剧风格、色调要相一致,电视强调“生活美”而戏曲强调“形式美”,所以剧情和场次的裁剪需恰到好处,主线保持清晰。后期制作要画面清晰、色调明朗、节奏顺畅、视觉效果突出,以丰富画面表现力和感染力。(下附课程录制服务配置明细)

4 结语

在戏曲优质课的摄影中,摄影工作者通过现代的拍摄技术和技巧与戏曲课堂相互渗透,将戏曲理念融入到拍摄中,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拍摄录制,能够充分体现戏曲的魅力。优质戏曲课的录制可以让戏曲文化展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从广义的角度起着振兴戏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吉雅静.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02):137.

[2] 孙静.戏曲进课堂的唱段选择与教学实践[J].北方音乐,2019(05):199-200.

[3] 商树利,柯云燕.“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性实践刍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137-140.

[4] 郑文杰.我看戏曲进课堂——如何学习和传承戏曲音乐的感想[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制作
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
翻转课堂微课的地位及制作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戏曲艺术生存之我见
舞台灯光在戏曲艺术中的意义
浅谈广西地方戏曲如何继承和发展
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土评剧迎来希望的春天
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