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仪式教育研究

2020-10-09 15:27李彦平
新一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李彦平

摘 要:仪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将“外在”文化逐渐实现“内化”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一“内化”过程让儿童变得更加趋于规范。然而,仪式教育同样使儿童文化面临被“遮蔽”的境地,致使其难以实现文化的自觉。因此,仪式教育要在儿童视角下,以儿童文化作为基本主线,有效促进儿童“话语”的合理性表达,这是新时期有质量的儿童教育的基本语境。

关键词:仪式教育;儿童话语;儿童教育;儿童文化

对仪式教育进行儿童视角的考证,是在保持文化特性的前提下,研究特定的儿童群体的生活方式,探究儿童群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共性。对仪式教育的研究,必须来源于“本土视角”的理解。这里的“本土”,是儿童与其生活的特殊环境的总和,它酝酿着特殊的文化环境,即“儿童文化”。

一、什么是仪式教育

仪式,根植于某一特殊的文化语境,是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承载着文化传统的程序或规范,包含独特的文化内涵。

仪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承载着文化传统的程序或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1]幼儿园仪式教育是在规范化程序中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包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在儿童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过程中有重要价值。[2]

(一)仪式教育的特征

仪式教育产生于一种特殊的公共环境,说其特殊,是因为这种公共性并非只是简单的“我——你”关系,而是作为特殊群体的儿童将面临与自己、同伴、教师产生公共话语的一种复杂空间,哈贝马斯将这种话语机制称之为“公共话语”。仪式教育的特征,正是在这种时空结构特征中逐渐突显:(1)开放性。仪式是在开放性的场域中进行的。(2)互动性。仪式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产生并发挥作用。(3)指向性。仪式教育的开展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儿童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4)合理性。仪式教育是外部制度与文化逐渐实现“内化”的过程,儿童达成自我话语与仪式规范的一致性,正是仪式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仪式教育的功能

仪式教育价值的定位包括:(1)归属情感。仪式教育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理念中能提升情感认同,让儿童在观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仪式背后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归属。(2)规范交往。仪式是一个聚众行为,起到强化群体关系的作用,如通过日常问候、礼貌用语、客气寒暄、往来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社会关系连接的纽带。[3](3)传承文化。仪式自身既是一种文化结果,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形式。

仪式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仪式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功能,即“仪式经常表现出对意识形态的迎合或被仪式形态强力征用,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内涵的窄化”。[4]

(三)儿童视角下的仪式教育

从儿童视角审视仪式教育,是仪式教育走向规范化的基本路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活动的空间化与时间化的融合。这种时空结构,衍生出较为丰富的文化制度。因此,幼儿园的仪式教育,更应该关注到的问题是:儿童是谁?儿童文化与仪式教育间的平衡点在哪里?教育者进行仪式教育的立场如何?

解读儿童视角下的仪式教育,不能仅仅将其安放于“成人—儿童”间的“代沟”当中。当我们在以一种貌似“公立”的立场要求成人还原儿童文化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把儿童文化放在“儿童—儿童”的语境中去揣度。仪式教育应该关注整个童年时期,在倾听儿童日常生活与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教育、文化,甚至政治等不同领域进行建构。

儿童文化是儿童仪式教育的依据与核心。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儿童是独立的。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空结构中,儿童到底是谁?托伦斯认为,我们需要从儿童的物质生活、休闲活动、儿童友谊,以及儿童话语表达的空间与时间等各方面出发去思考,甚至于儿童与其生活的特定环境间的互动。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仪式教育

幼儿园仪式教育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突破,也是现代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幼儿园的时空结构中,仪式教育的过程是“多义类型”的,其表现形态纷繁复杂。本文结合张掖市部分幼儿园仪式教育实施状况,将幼儿园仪式教育划分为毕业典礼、升旗仪式、节日仪式以及渗透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生活仪式。

(一)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是幼儿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毕业典礼相似,预示着该学段学习的结束,并将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与成长。但在幼儿园,毕业典礼更是儿童身份的突显,是兒童走向独立、走向社会的一种标志。

毕业典礼流程:

升国旗——园长讲话——教师讲话——颁发毕业成长手册——幼儿讲话——赠送礼物——朗诵《毕业诗》——家长讲话——《毕业歌》——颁发毕业证书——放飞梦想纸飞机——成长礼

在毕业典礼过程中,大班幼儿身穿毕业服,在大班的座位区等待着这场属于他们自己的盛典活动。在老师们的安排下,活动顺利开展。

(二)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时期,也是塑造幼儿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6]通过升旗仪式,培养幼儿初步的归属感、集体感和荣誉感。

张掖市幼儿园升旗仪式为每周一早上8:30,各班轮流举行,其组织程序主要有出旗、升旗、奏国歌以及国旗下讲话等。

升旗仪式即将开始,全体小朋友正对旗台,在老师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站立整齐,其他教职工穿着职工服,站在两侧。一切准备完毕,主持老师宣布:“升旗仪式现在开始,第一项,出旗!”随着庄严的音乐,只见八个身穿红色上衣,白色短裙和短裤的(男女生各四名)小朋友各拿国旗的边缘部分,在老师带领下齐步走,将国旗送到旗台上。老师将国旗固定在旗杆上后,两名小朋友一个手拿旗杆,一个站立端正;其他小朋友站立在旗台周围。主持老师开始宣布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行注目礼!”国歌响起,全体师幼随唱国歌,行注目礼。

以上仪式情景通过让幼儿直接参与,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气氛,尤其宣誓仪式,有效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意识。但很多部分模仿中小学阶段,其过程形式“根据幼儿自身特征进行简化或调整”,幼儿参与力度不够。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使得幼儿园升旗仪式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转化为简单、形象具体的东西,要与小学有所区别,“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形象生动”?

(三)生活仪式

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事件是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的重要契机。[7]教师在一日生活中随机实施仪式教育,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规范。

“食不言”是从古至今的餐桌礼仪,教师在进餐仪式中重点要求保持安静,快速进餐。但有研究者对这一项纪律的合理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幼儿不说话与专心进餐没有必然联系,也不能保证提升进餐速度,且吃饭过快会导致消化不良。[8]此外,教师对幼儿浪费行为无过多强调,忽视餐前感恩仪式;对泼洒食物更多的是呵斥指责等。这种方式或许在短时间能见成效,但过多的呵斥催促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部分幼儿进餐困难。

三、幼儿园仪式教育问题探析

幼儿园公共仪式教育对幼儿的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教育意义,但观察总结发现,幼儿园在组织实施仪式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一)仪式教育与儿童性的模糊

仪式教育以维持秩序的简短口令口号为主,基本贯穿一日活动的始末。这种仪式形式简短易懂,能够让幼儿在短期内迅速遵守规则。但形式过于单一,导致仪式固化,无法长久吸引幼儿,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发展。如:整理队形都是“稍息、立正、向前看齐”的口令;过渡环节以根据音乐做相应动作的律动游戏为主,且很多都是教师借助网络视频模仿,缺乏创造性。

仪式教育中教师主导过多,忽视幼儿主体性。如:在升旗仪式中全程由教师主持;在秩序仪式中主要依靠教师提醒,幼儿自觉性不高;在进餐仪式中,教师为节省时间,包办代替行为较多等。由于仪式教育由教师主导组织,幼儿习惯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提醒,缺乏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影响仪式教育实施效果。

(二)仪式教育及其价值怀疑

通过与仪式教育组织者交流与观察发现,专门组织的仪式教育活动数量较少。根据园领导的说法,该幼儿园比较重视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仪式,随时随地提醒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活动中出现吵闹、混乱、争执等行为,教师会使用语言口令立即制止。由此可见,该幼儿园没有建立规范的仪式教育体系,以口头表扬为主,没有组织相应的评比活动,奖励机制不够完善。

四、建议与对策

结合仪式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幼儿园实际情况,为确保今后该幼儿园仪式教育合理有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形式,种类多样,体现创新性

在实施仪式教育中,要创造性地探究形式多样的仪式种类,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乐中学。如:在过渡环节或离园活动中适当加入儿歌、童谣和手指操等;音乐游戏尽可能让幼儿自主创编动作;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避免一成不变的固化仪式等。这些举措的实施更加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对幼儿形成极大吸引力,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觉性。

(二)转变观念,幼儿为主,体现主体性

教师作为仪式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参与仪式教育的实施组织。如升旗仪式可让幼儿主持,教师引导,丰富幼儿参与体验;进餐环节让幼儿自己学着盛饭、摆放餐具等。通过亲身参与体验,真正实现“做中求进步”的教育理念。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体现示范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平时的行为折射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幼儿年龄小,好模仿,是非分辨不明确,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积极为幼儿创设温馨、愉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习得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四)健全体系,统筹规划,体现规范性

教師应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仪式教育体系。第一,增加课程数量,制定实施计划。幼儿园领导制定一系列仪式教育实施的园务计划,适当增加仪式教育的活动数量。第二,建立评价体制,多方共同督促。园长协同教师建立仪式教育评价机制,将仪式教育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不断强化幼儿遵守纪律,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小凤.仪式教育改革之路[J].中国德育,2012,(15):19.

[2]霍泠屹.我国学校仪式教育研究论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9):42.

[3]邱叶.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仪式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8.

[4]倪辉.对学校生活中仪式的道德审视[J].江苏教育研究,2008,(3):39.

[5] [6]缪学超.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47,163

[7]吴雪.昆明市K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42.

[8]王岩.浅议幼儿园教育中的进餐纪律[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92-93.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乐听“蛙声”一片
新形势下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加强博物馆软件建设提高博物馆儿童教育水平
浅谈动画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关于低学龄儿童教育的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