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分析法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2020-10-28 07:03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不良贷款

文| 许 琳

随着金融国际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我国的上市银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有37家A股上市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性原因,承担了太多的政策性业务,忽视了自身的盈利能力。面对银行业的激烈竞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通过杜邦分析的方法,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盈利能力的分析。

杜邦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杜邦分析法的内涵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的方法,主要从财务角度上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方法。该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作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的结果,首先被美国的杜邦公司采用,因此命名为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的指标分解

资产收益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性的指标。在论文中,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重点对其资产收益率进行了分析。

1.净利息收益率。

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资产总额

为了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银行利润的来源呈多样化发展,但是利息收入,仍然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2.中间业务收益率。

中间业务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中间业务收入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收付及其他委托代理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是以中间人身份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在利润表中主要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营业支出率。

营业支出率=营业支出/资产总额

这里的营业费用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的所有支付的全部性费用。

4.所得税支出率。

所得税支出率=所得税支出/资产总额

所得税费用对商业银行的利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支出是商业银行重要性的税收支出之一。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论文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案例,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两家银行2017年-2019年的年度报表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资产收益率,对资产收益率作了分解性的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阐述盈利能力的现状,同时也对这两家银行盈利的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1.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17年—2019年的年报数据,整理出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资产总额、中间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支出、所得税和净利润等数据,并对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进行指标分解,如表1所示。

表1: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分析 单位:%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7年的1.1%下降到2019年1.04%。其影响主要指标分析:净利息收入收益率2018年有较大的上涨,但2019年又有所下降,净利息收入呈逐年略上涨的趋势,但上涨的幅度较小;中间业务收益率2018年与2019年相同,中间业务收入在逐年上涨,2018年较上年上涨了4.07%,2019年同比上涨7.09%;其他业务收益率2018年下降后2019年有所回升,其他业务收入2018年同比下降13.63%,2019年同比上涨65.51%,是一个大的拐点;中国工商银行所得税支出率近三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大。从总体分析指标来看,盈利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

2.中国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根据2017年—2019年中国银行的年报数据,整理出中国银行净利息收入、资产总额、中间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支出、所得税和净利润等数据,并对中国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进行指标分解,如表2所示。

表2:中国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分析 单位 %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银行资产收益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7年的0.95%下降到2019年的0.89%。其影响主要指标分析:净利息收入收益率与重点业务收益率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他业务收益率在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他业务收入同样也上涨幅度较大,2019年同比上涨49.18%;营业支出率先从2017年的1.34%下降至了2018年的1.30%,又从2018年缓慢上涨到了2019年的1.32%;中国银行的所得税支出率同样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2018年中国银行面临一个较大的转折,2019年又恢复平稳。从总体分析指标来看,盈利能力也呈下降趋势。

总之,从这两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来看,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金融国际进程的缓慢发展,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地加剧,中间业务收入慢慢地成了重要性的盈利途径了,有着风险小,成本低,多样化等特点。传统金融业务总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探索金融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及方法,培植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性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等于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之比,是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资本充足水平能够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成本,进而影响其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成正比,并要保证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的要求。具体如表3所示。

表3:国有商业银行2017年—2019年的资本充足率 单位:%

从表3分析得出:从2017年到2019年,两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8%的监管的要求,而且资本充足率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

不良贷款率等于不良贷款余额与总贷款余额之比,其中不良贷款余额等于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下次级、可疑、损失三类贷款余额之和。不良贷款率能够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优劣,其值越高表明银行资产回收越困难,经营风险与收益压力越大,盈利能力也就越弱。如表4所示。

表4:国有商业银行2017年—2019年的不良贷款率 单位:%

从表4分析得出:从2017年到2019年,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工商银行每年比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略有增加。尤其是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55%,但在2019年下降幅度较大,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满足《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不得超过5%的监管要求,说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较好。

国有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析

拨备覆盖率等于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按监管要求应达到150%。如表5所示。

表5:国有商业银行2017年—2019年的拨备覆盖率 单位:%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达到监管比率,并逐年呈提高的趋势,尤其中国工商银行提高幅度较快,抵抗风险的能力在逐步加强。

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分析

成本收入比是银行的业务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在逐渐地提高收入的同时,提高成本上的控制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收入比与商业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呈反比。如表6所示。

表6:国有商业银行2017年—2019年的成本收入比 单位:%

从表6可以看出:2017年-2019年中国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比中国工商银行高,说明中国银行相对于中国工商银行来说获取收入的能力比较弱;中国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中国银行下降的幅度比中国工商银行下降的幅度小。

综上分析: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均比中国银行高,成本收入比中国银行低,中国工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收回贷款的能力较差,获取收入的能力也比中国银行好;2017年-2018年工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比中国银行低,发生损失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但2019年有很大的改善。总体来看,两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有着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建议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分析,得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的相关建议如下:

拓宽利润来源渠道。国有银行收入来源过度地依赖利息的收入,而且受政府干预影响较大,应该多了解客户需求,扩宽利润的来源渠道,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开发科技性的金融产品,加大创新的力度,满足优质的高端客户需求。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合理控制银行的营业费用,在确保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节约管理和运营成本,降低营业支出。商业银行的所得税支出在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在保持所得税支出率的基础上,尽量做一些税收筹划尽可能降低所得税支出。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层级多,机构臃肿、信息传递速度慢,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组织结构的责任清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使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信息技术在金融实践中的应用,实现商业银行由劳动力密集型向信息技术密集型转移

提高风险意识。银行各部门、管理员及员工都要有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岗位的识别和风险管控的能力,强化经营风险管控,加大对重大授信业务、重大关联交易、案件防控等重点领域和风险易发环节的核查与管控,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平稳、有序的经营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杜邦分析的方法,结合了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自身的特点,对两家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进行了分析,盈利能力较好,可持续发展后劲强。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收入来源过度地依赖了利息收入,尚不能完全满足优质的高端客户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的应用,注重线上渠道建设,探索获客新模式,以数字化驱动获客和经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猜你喜欢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不良贷款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