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学校”的建设策略与实践探索

2020-11-16 06:04徐保周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

徐保周

摘    要  当前,“幸福学校”的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分析幸福学校的特征和构建幸福学校的策略,倡导通过确立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开发幸福课程、打造幸福课堂、创设幸福班级等途径,促使师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为教师幸福从教和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幸福学校 幸福师生 课程开发 幸福班级

幸福教育就是办幸福的学校,做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的学生[1]。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教育生命个体幸福成长的任务。

幸福学校应当是人本教育、智慧教育、和谐教育的摇篮,能够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给养。我们可以从培养幸福教师、开发幸福课程、营造幸福班级三个方面来建设幸福学校。

一、培养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航员”,没有教师幸福就谈不上学校幸福建设,也培养不出幸福的学生,所以培养幸福教师是幸福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1.提高教师幸福感

对于教师来说,幸福是“桃李满天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幸福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在活动交流中改变教师的幸福观念,树立教师的职业自信,培养教师的乐观心态。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提倡用赞赏的眼光看待课堂和学生,安排动静张弛总相宜的工作生活,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活在当下,与同事、家长和睦相处,在繁杂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心灵、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良好状态。

2.提升教师的职业胜任力

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而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职业胜任力,因为职业胜任力是完成一项工作的专业底气,如果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必然不可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因此,学校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职业胜任力,给教师增加底气,保证教师有着较高的职业胜任力。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然能够收获幸福感。

3.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幸福校园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能够幸福成长,因此学校必须采取种种措施,保证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独特的个性能够得到保护,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一名孩子都充满活力和张力,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增强获得感、存在感和荣誉感,都能绽放生命的精彩。

二、开发幸福课程,建设幸福课堂

课程是孩子们在校学习的“一日三餐”,是建设幸福学校的载体,是生命幸福成长的跑道。

1.精心设计与开发课程体系

幸福学校应当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交互作用的三级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保证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学校要保障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基础课程的主体和引领地位,从制订计划、教材整合,到课堂落实、督导评估、学业测评等环节建立一系列详细的评价办法。

(2)整合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校应当把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劳动技能等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与整合。重点是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增强体质,唤醒审美认知,提升专业技能,进而培养他们生活自理、独立生存、合作创新的能力。

(3)开发拓展课程。开发拓展性校本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学校必须充分重视挖掘家庭、社区、校园资源,开发一系列拓展性校本课程,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

2.打造充满智慧和幸福感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教师必须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课堂的一切内涵全部指向儿童的幸福体验、智力发展和核心素养。

(1)关注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式互动、追问互动、书空互动、情景剧互动、情感互动、评价互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活力,与学生共同体验、感受、发现、创新,让有限的课堂成为无限的知识空间,成为师生资源共享、情景共创、语言共赏、情感共生、思想共鸣的最美风景。

(2)改变课堂组织方式。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不断提高课堂的幸福感。

①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②合作展示。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展示,教师启发引导,极大地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

③实践探究。把枯燥无味的知识技能的死记硬背改为实验、研讨、探究、辩论,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④游戏教学。充分利用练习游戏、心理拓展训练等释放学生天赋,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⑤研学课堂。改变现有课堂的空间模式,实施研学旅行。

⑥自然课堂。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因地制宜,到校外品味课本中的人物、风景、诗词、科学、法治等。

三、营造幸福班级,搭建幸福成长的舞台

班级是幸福学校建设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级文化决定着一个班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品格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1.营造多彩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的点滴,它让教室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素养、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让生命丰盈厚重地生长。幸福学校的每一个班級都应该通过师生的实践探索、参观学习、智慧碰撞,让班级文化扎根于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心中。如可以采用“统一+特色”的思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统一设计班级名片、班级精神、班级公约等,并设置荣誉栏、图书角、植物角等。

2.设计尽情阅读、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1)保证学生的阅读空间。学校应当为学生的自由阅读提供优良的软硬件设施,保障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加人文修养,提高整体素质。如学校可以设置班级图书角、走廊开放书架、阅读展示台等,为学生提供阅读便利;也可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尽情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故事,演绎阅读人生。

(2)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幸福学校应该让学生大胆地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展示中不断提升自信心。学校可以开展各种主题的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收获成功的满足感。

总之,通过共同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确立、幸福课程的开发和幸福课堂的打造、幸福班级的创设和幸福舞台的搭建,学校会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绿色生态”幸福园。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幸福的样子[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
深度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发初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