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连线报道形式创新的三个关键点

2020-11-17 05:04肇茜
中国记者 2020年8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连线远程

□肇茜

内容提要 在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的当下,媒体面临出行不便、不能实地采访的困难,远程视频连线是一种解决方案,在记者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让记者带领受众一同贴近被采访者,感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作为疫情下新闻采访的一种新手段,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总结了今年一些传统媒体对于远程视频连线报道方式的探索,试图阐述什么样的报道适合采用远程视频连线方式,怎样采访才能克服记者不在现场的困难,怎样做视频才能力争在内容、形式方面求新求变等问题。

视频连线、远程采访,这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早已是很成熟的节目表现形式之一。在疫情期间,在出行不便、不能实地采访的情况下,一些传统纸媒也开始尝试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采访,并且实现一次采集、多渠道发布,将视频内容剪辑后,配合文字、图片呈现在新媒体上,而通过视频采访得到的更详细、深度的报道则形成文字报道。

在新冠病毒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的当下,媒体需要寻找新的采访方式、表现形式。远程视频连线无疑是一种解决方案,在记者无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让记者带领受众一同贴近被采访者,感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状态,作为新时期新闻采访的一种新手段,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一、什么样的报道适合采用远程视频连线方式?

此前,电视媒体的远程视频连线采访,多数是记者、摄像师等一组人马在新闻现场出镜采访,然后与演播室远程连线。这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远程视频连线报道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传统纸媒在记者不能到现场的情况下,如何在远端操控视频连线,与另一端的被采访者共同完成视频报道。

这样的远程视频连线报道无法像记者、摄像师在现场那样灵活机动,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也不能轻易更换采访对象、更换采访环境。因此,这样的视频连线并不适合采访突发性新闻事件,而更适合做事先做好了策划、确定了采访对象的深度报道、人物报道。特别是在人物报道中,由于传统的人物报道采访模式大部分是记者与人物一对一、面对面谈话,远程视频连线基本可以完美复制这种模式,与记者在现场的差别不大,能收到最佳采访效果。

疫情期间,《中国民航报》推出了17个远程视频连线报道作品,报道了坚守武汉以及奋战在世界各地疫情严重地区的中国民航人的故事。这17个视频连线都是人物报道,每一期的视频+图文报道都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头条,而文字报道则以“来自战‘疫’一线的故事”为栏头刊发在报纸一版重要位置。

选好了受访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选择时,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显著性,人物要身处战‘疫’最前线,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大家最关心;二是代表性,人物所在岗位要有行业特色,能够代表民航行业;三是故事性,人物本身要有故事,要有一定表达能力,愿意且能够配合我们完成视频和文字作品。

根据以上三个原则,选题策划随着疫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创新。在国内疫情严重时,主要采写了坚守在武汉前线的民航人的故事,选择了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员、货运员等有代表性的民航岗位员工。3月,疫情国际扩散趋势加剧,我们的视线开始转向海外,选择不同阶段疫情较为严重、较受关注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报道中国航空公司驻守在各国的航站站长们的战“疫”故事,从这个独特角度展现中国如何全力协助世界抗疫。再后来,随着外防输入压力增大,国际航班量锐减,海外华人特别是留学生回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一阶段,我们采访了飞纽约、伦敦等重要国际航线航班的乘务长,展示身处国际战“疫”最前线民航人的最美逆行,不畏艰险送同胞们回家。

而具体选哪一个人采访,要经过前期的调研。有些选题从已有的新闻报道中来。比如湖北楚天通航飞行员陈登攀,执行了从武汉病毒研究所第一次运送核酸检测试剂的任务。我们找了第二落点,通过报道人物,展现这次紧急任务背后的故事,以及通用航空在战“疫”中的独特作用。有些选题是先选定要报道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再从与具体单位的沟通中来。比如对湖北空管分局的采访,我们先了解到该单位有个几十人的战“疫”突击队,疫情发生后再也没回过家,吃住在单位,一直坚守武汉天路;经与单位沟通,我们想要选择一位突击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最好人物故事性强、表达能力好,于是选定了青年管制员陈泉峰,他的父亲也是一名武汉空管人,母亲是一位武汉战“疫”前线的白衣天使,这样的一家人听起来就特别有故事。

二、怎样克服记者不在现场的困难?

记者不在现场的视频连线报道,所受限制会更多。一是受技术设备的限制,被采访者一端的摄录设备、网络情况都会影响视频效果;二是被采访者配合程度、对于摄录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更重要的表达能力、镜头感等,都会直接影响视频内容的精彩程度。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连线所需的技术设备越来越大众化,硬件方面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通常来说,“智能手机+微信QQ等视频聊天工具+足够畅通的网络”就可以实现一次视频连线采访。而人的问题是相对来说更难解决的。记者不在现场的视频连线,更有赖于被采访者的配合。

对于大部分被采访者来说,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通话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希望他们帮忙拍摄一些具有现场感的工作、生活镜头用在视频当中,可能需要记者事先进行一些提示和指导,比如拍什么、怎么拍、注意哪些事项等。另外,被采访对象面对视频采访可能会感到紧张,受访状态不自然,这也要求记者采取一些技巧帮助他们放松,调整好状态,并且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启发他们做出更精彩的回答。

在做正式的视频连线之前,可以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两次预采访,达到深入沟通、充分准备的目的,让最终的视频采访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第一次是文字采访,也就是提交很详细的采访提纲,把可能要问到的问题想全、列细,让被采访者心中有数;第二次是电话采访,先通过语音电话与被采访者聊聊,拉进双方心理距离,同时也能够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新闻点,在视频采访中可以补充、追问。另外,传统媒体的视频连线报道通常都要同时完成视频+文字两个内容产品,所以预采访可以主要为文字作品做准备,可以问得更详细,更能满足文字稿的需求;而视频连线时则要更照顾到视频传播的规律,尽量精选问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拖沓,保持被采访者的镜头前良好状态。

在视频连线过程中,记者应时刻关注被采访者的状态,包括坐姿、语速、镜头角度等等,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提醒,比如“请坐直一点”“请说慢一点”“请离镜头稍远一点等”。另外,与文字报道不同的是,视频连线的提问应当更有逻辑性,环环相扣,同时要有一定的节奏,照顾到被采访者的情绪,还要注意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在视频连线中要选择尽量吸引人、有看点的问题,对于生动、值得深挖的点要进一步追问,而且要慢慢摸索如何提问能够戳中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凤凰新闻在疫情期间远程视频连线上海第一批援鄂专家钟鸣时,11分钟的视频,前面一大半都在谈紧张的武汉战“疫”一线,谈病毒的凶猛狡猾,谈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都是比较沉重的话题。而在视频最后,记者提出的问题是:“疫情过了之后您第一件事想做什么?”这个充满温情与憧憬的问题一下子就打动了被采访者,前面采访所积累的紧张、无奈情绪在这一刻完全释放。钟鸣眼中顿时含满泪水:“我想平常地上一天班,平常地过一天周末,感受平常的每一天都那么可贵。”此时,双屏下能够看到记者眼中也噙着泪花,相信许多观众看到这里也已经热泪盈眶。这个精彩的提问和回答为整个视频增色很多。

三、视频内容、形式怎样求新求变?

受专业记者、摄像师不在现场的限制,远程视频连线的视频容易出现镜头单调、同质化等问题。要努力在视频作品的内容、形式上求新求变,让视频产品更有吸引力。

一是可以采用单屏、双屏乃至多屏呈现。可以在记者单屏画面、受访者单屏画面、记者+受访者双屏画面之间切换,营造双方的互动状态。甚至可以采用记者+受访者+视频资料三屏的方式,让画面信息量更大。

二是可以在适当位置采用同期声+视频资料的形式。剪辑完成的视频产品即使只有短短几分钟,也不能全都是由一问一答两个场景组成,精彩的视频连线作品一定要包含更丰富的视觉元素。出镜记者应与被采访者、视频制作者充分沟通,一方面由被采访者提供更多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视频素材,另一方面由视频制作者主动搜寻相关的视频资料(包括与本次采访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也包括可以渲染气氛的空镜,甚至可以制作相关的动画、特效等)。

三是可以协调被采访者,共同丰富视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视频连线被采访端的场景可以不断创新,更有现场感。比如,《中国民航报》疫情期间的视频连线作品中,有一期是与坚守在武汉做志愿者的飞行员的连线,连线的场景设置在武汉志愿者们经常工作的地点——储存抗疫物资的大仓库。飞行员在院子里、仓库里边走边介绍自己与同伴们的日常战“疫”工作,相当于一位前方出镜记者,让人有了很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再比如,在采访国航从纽约飞回北京最后一个航班的乘务长时,记者提前策划,请乘务长和她的组员拍摄来回程航班的工作场景,记录了许多非常时期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特殊保障细节,放在连线视频当中,真实感人,获得很高的点击量,并被多个媒体转载。

四是要培养全媒体记者,树立全流程记者意识。视频连线作品可能需要传统媒体内部多个部门人员共同完成,比如记者部、编辑部、视频制作部、新媒体部等,但是其中至少要有两名主创人员(一般是出镜采访的记者和一位负责整体把关的领导),要对策划、采访、视频制作、文字写作、微信产品包装推出等全部环节负责到底。这要求媒体记者和把关人都不断提升全媒体能力,比如文字记者要学习如何出镜采访、如何录屏、如何更有视频意识,与视频制作者更好地沟通剪辑片子,全流程做好文字、视频、图片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使最后呈现出的连线作品的视频、文字具有整体性,互为补充,以求最优传播效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远程视频连线报道正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采用的。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视频连线的采访方式就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人民铁道》在采访相关代表委员时,就采取了记者在演播室里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以视频+文字的形式推出。未来,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远程视频连线采访的范围,比如可以多点连线,以“群像式”的远程视频连线,就一个话题采访更多人、探访更多现场,让视频连线报道在深度、广度上有进一步突破。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连线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快乐连线
远程诈骗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