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理论

2020-11-18 00:09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3期
关键词:蛋卷价格下降需求量

河北

从1997 年起,“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说法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上出现,直到2013 年教材修订时,才删掉了这个观点,这期间,这个观点已经广为传播,并被广大高中师生牢记在心。为什么要删掉这个观点,教材主编告诉我们其原因是为了更换成更符合现代经济学表述习惯的说法,却没有指出这个观点是源自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错误的观点,致使这个观点至今仍在误导着广大一线的高中师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观点,不但成为接受高中教育的中国人的共识,也正在被我国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论证这个观点的正误,有助于落实教学的首要原则——科学性原则,促进相关内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是高中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对供求与价格关系的描述,因为这个说法至少在上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出现在高中《思想政治·高中一年级上册》中,后来又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经济生活》2013 年之前的版本上存在了多年。虽然2013 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时把相关的表述删掉了,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告诉一线教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这就使得这个错误观点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教材的修改而消失,现在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上,仍在沿袭着这个错误观点。笔者发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西方经济学“非均衡市场”理论的产物,其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了尽快彻底消除该错误的影响,特撰此文,与经济学界的学者、教材编者及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商榷。

一、2013 年版《经济生活》删掉的“说法”与一幅示意图

在2013年之前的高中《经济生活》教材上,有下面的文字:

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3 版,第16 页)

在教材的这部分的文字中,“当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简单表述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教材在这段文字下面,教材编者还设计了一幅示意图,更能说明编者的这个观点,示意图如下:

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的最早版本,到2013年修订之前的所有《经济生活》教材中,都有上面的文字与示意图。2013 年教材修订的时候,删掉了原版教材中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说法,同时也删掉了上面的这幅示意图。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说法,并不是《经济生活》教材的首创,在上世纪末的《思想政治·高中一年级上册》中,也有这个观点和示意图。下面是该教材相关内容的截图:(人教社1997 年版,28 页)

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涨落变动的关系,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实际上,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同时,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真正反映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之间关系的详图应该是:

受教材的影响,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观点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2013 年教材修订为什么要删掉这个观点呢?是这个观点错误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个观点并没有随着教材的修改而停止传播,目前几乎所有与《经济生活》有关的高中教辅书刊中都仍然沿袭着这个观点。如果删掉的观点是正确的,继续传播删掉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如果删掉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就不能任凭这个教材已经删掉的观点继续散播了。

二、删掉是因为不符合“表述习惯”?还是说法本身错误?

2013 年教材修订为什么要删掉原来的说法和示意图?教材主编陈友芳教授是这样说的: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中,‘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更换为更符合现代经济学表述习惯的说法……”

按照陈教授的说法,“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不属于“更符合现代经济学表述习惯的说法”,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个说法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笔者发现,教材删掉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等相关内容与所谓“现代经济学表述习惯的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下面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中的一幅图示与文字说明:

该书对图示的文字说明是:

“在(a)幅中,存在超额供给,由于2.5 美元的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10 个冰淇淋蛋卷)超过了需求量(4 个冰淇淋蛋卷),供给者努力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售量,这使价格向均衡水平变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85 页)

在该书的这段文字中,该书作者认为,当市场价格为2.5 美元时,供过于求(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10 >4),价格就会下降(向均衡水平移动,即从2.50 美元向2.00 美元移动),只是没有使用“供过于求”与“价格下降”罢了。

很明显,该书的逻辑就是“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价格就会下降”,与高中教材中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不难证明这个逻辑本身是有问题的,比如,我们可以把图中的价格与供求看成是前一天的市场数据,假定第二天气温突然升高,人们对冰淇淋的需求量由原来的4 个增加至6 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冰淇淋的价格会怎么变动?

按照常识,在原本供过于求(10>4)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供给过剩的状况,价格会随之有一定程度上的回升。可是,按照该书的逻辑(也就是高中教材删掉的说法),需求量增加到6 个的时候,仍然是供给量(10 个冰淇淋蛋卷)超过了需求量(6 个冰淇淋蛋卷),冰淇淋蛋卷的价格还会下降,这是明显与事实不符的。

该书还用一幅图演示“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价格就会上涨”的观点,原图如下:

该书对图示的文字说明是:

“在(b)幅中,存在超额需求,由于1.5 美元的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10 个冰淇淋蛋卷)超过了供给量(4 个冰淇淋蛋卷)。由于有过多的买者想买过少的物品,供给者乐意利用短缺提高价格,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价格调整都使市场价格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85页)

在对(b)图的文字说明中,该书作者认为“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10 >4),市场价格就会上涨,与高中教材删掉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如同我们论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不成立一样,我们也能很容易论证该书中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成立。我们假定冰淇淋蛋卷价格为1.50 美元,供给量4 个需求量10 个是前一天的市场行情,第二天由于气温下降,冰淇淋蛋卷的需求量减少到8 个,冰淇淋蛋卷的价格会怎样变动?

按照常识,冰淇淋蛋卷需求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供应短缺的状况,冰淇淋蛋卷的价格就会随之回落,可是,我们按照该书“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供给者利用短缺提高价格”的观点,第二天的情况仍然是“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8 >4),那么冰淇淋蛋卷的价格就应该上涨,这显然是与实际不符的,这就充分说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原高中教材中“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观点,与曼昆在《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中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价格下降”“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价格上涨”只是文字表述有差异,但观点是一致的,遗憾的是,这种观点本身是不能成立的,更是与实际不符的。

三、“现代经济学”的其他类似表述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仅出现在曼昆在《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中,在其他的西方经济学著述中也是很常见的,下面是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的一幅图与文字说明:

图3-7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该书对上图的文字说明:

“我们从最初的每盒5 美元的高价开始分析,这一价格表示在图3-7 中纵轴的顶端。在这一价格水平上,供给者愿意出售的数量高于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其结果是出现了过剩,即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如图中标有“过剩”的线段所示。沿着两条曲线向下的箭头表示市场存在着过剩时价格运动的方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年版,47 页)

不难看出,该书中的“过剩”指的是“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而出现“过剩”时,“向下的箭头表示市场存在着过剩时价格运动的方向”,即价格下降,因为图中标有“过剩”的线段下面箭头的方向是从上(高)向下(低)的。也就是说,该书关于“过剩”的分析,与高中教材中删掉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也是一致的。

该书对“短缺”的分析,也是与高中教材中删掉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也是一致的,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经济生活》教材的主编陈友芳教授把教材删掉“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理由说成是“更换成更符合现代经济学表述习惯的说法”,应该是他没有发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与以萨缪尔森、曼昆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著述中的“非均衡市场”理论中的“短缺时价格上涨”“过剩时价格下降”是一致的,当然他也没有发现,所谓现代经济学上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中国,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影响较大的两部西方经济学著述,20 年来的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在他们进入高等院校之后,继续接受“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价格下降;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价格上涨”,在此背景下,这个观点不但成为接受高中教育的中国人的共识,也正在被我国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四、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分析

经济学所探讨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的都是一种因素变动引起的另一种因素的变化。经济学上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影响,则指的是“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与“价格变动引起供求变动”两种情况:如,市场上供给增加,会加剧销售方的竞争进而竞相降价,即供给的变动引起了价格的变动;再如,市场上需求增加,会加剧购买方的竞争,销售者可以趁机提价,即需求增加引起了价格变动。而“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本身所描述的都是供求变动后的一种结果,是静态的,并不是一种因素(供求)的“变动”,因此也就可能引起另一种因素(价格)的变动。

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供求影响价格),共有以下10 种情况:

供给增加,需求不变→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需求不变→价格上涨

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上涨

需求减少,供给不变→价格下降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供给增加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价格下降

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供给增加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价格上涨

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供给减少幅度大于需求减少的幅度→价格上涨

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供给减少幅度小于需求减少的幅度→价格下降

(此外还有两种情况,即供给与需求同时同幅度增加或者减少,这两种情况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上面几种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的情况,都属于经济学“一种因素变动引起另一种因素变动”的范畴,与“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只要供给较之以前增加了,不管这种变动的结果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价格都会下降。

总之,从语言逻辑的角度,“供不应求”是供求变动的一种结果、是一种静态的关系,不属于经济学“一种因素变动引起另一种因素变动”中的“一个因素变动”的范畴,因此也就不可能引起“另一种因素的变动”。(“价格下降”“价格上涨”)

五、对高中教学的误导

前面已经说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个与实际明显不符的观点,在教材上已经伴随高中师生很多年,这么久的时间里,一线师生早已把这个观点当成金科玉律,现在,不但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上仍在沿袭着这个说法,而且还有“升华”,下面是《名师伴我行·高考一轮总复习·政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2019 年重印,第11 页)的截图。

该图把“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结合在一起,我们不知道这个图的设计者是如何解释这个示意图的,因为该图不能自圆其说:按照图中的文字,只要“供<求”,就会“价格上升”,但是图中的曲线显示的却是“供<求”的情况下(价值线以上)价格既有上升也有下降,很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不仅仅是该书中有这幅图,绝大多数与高中教材《经济生活》相关的教辅书刊上,都有这幅图。

其实,恰恰是这幅图更容易证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错误的,我们只需在该图中标出三个点ABC(见下图),一切就一目了然:

在这幅图中,价格从A 到B 与价格从B 到C 都是在“供不应求”(供<求)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可以说A →B 是价格上升,但我们能说B →C 是价格上升吗?可见,把政治经济学中的“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解读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在政治经济学上,对于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该图对于这个表述的演示是正确的,但是在图上增加“价格上升”与“价格下降”的文字说明就是画蛇添足了,不难看出,该图的作者是受了教材已经删掉的观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影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供不应求,价格处于高位;供过于求,价格处于低位。”

六、建议措施

政治经济学的“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无疑是正确的。既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是错误的说法,我们就很有必要提出一个正确的说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笔者的尝试: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则价格下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则价格上涨。

2013 年之前教材中的那幅示意图,稍作修改,即可继续使用,如下:

这个图示告诉我们:不管是在供过于求还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要供给增加,价格就会下跌;只要供给减少,价格就会上涨。这才是与市场实际相符的表述。

2013 年《经济生活》教材删掉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是一个源自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个非常不严密的观点,一线教师与教辅资料不应该继续沿袭这个错误的说法,应该彻底肃清这个错误的观点的影响。【本文仅代表老师个人观点,与教学考试杂志社无关,欢迎各位老师交流探讨!】

猜你喜欢
蛋卷价格下降需求量
8月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明显 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蛋卷冰淇淋
紫薯鸡蛋卷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近期农产品价格下降 商务部:供应增加是主因
蛋卷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