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题型特点 把握思路技巧 提升实战能力
——思想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2020-11-18 00:09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观题人民政协考查

江苏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主观题的类型越来越多。譬如,“说明类”“体现类”“蕴含类”“原因类”“依据类”“探究类”“作用类”“意义类”“措施类”“方法类”“启示类”等。其实,纷繁复杂的题型都不外乎从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学生能够把握这三种类型的特点、答题的思路、答题的技巧以及思维导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什么”类主观题

(一)题型特点

“是什么”类的主观题,其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或政治、文化道理。

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指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政治或文化、哲学道理)的”,二是“××(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政治或文化、哲学道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要分层展开、具体化;而第二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开放,一般有“哪些”两字出现,往往包含两个以上的观点。“是什么”类的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思路与技巧

对于“是什么”类主观题的解答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定点。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精准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先把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做出简要罗列,也可打腹稿。

第二步,联系。联系所给的材料与所学的知识。

第三步,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要注意分清主次。

第四步,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三)思维导图

(四)典题精析

(2019·全国Ⅰ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 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 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 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

2018 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 次全体会议、2 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 次专题协商会、19 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 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 次网络讨论会、18 次对口协商会、4 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题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 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18 年人民政协的会议材料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政治认同的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1)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3)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4)人民政协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为什么”类主观题

(一)题型特点

“为什么”类的主观题,其设问中往往以“原因”“依据”“理由”等词语为题眼。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要求分析某些具体现象、问题产生或变化的原因;分析某些行为、决策的理论或现实依据;分析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某一问题的产生或变化。设问方式经常以“分析……原因”“分析……必要性”“分析……依据”等形式出现。从知识上分析,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哲学依据等。

(二)思路与技巧

对于“为什么”类主观题的解答,有两种方略可供选择:

【方略一】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

①原理——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依据。

②重要性——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方略二】联系四个角度分析原因

①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

②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的重视。

③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④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

(三)思维导图

(四)典题精析

(2019·全国Ⅱ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项目是中国和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2008 年6 月,中国某航运企业以43 亿欧元获得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35 年特许经营权;2016 年4 月,又以3.69 亿欧元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全面接手一号码头运营。为解决港口设备老化、桥吊装卸作业效率低、船舶压港严重等问题,该企业从国内派出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聘用当地劳工进行港口扩建和改造。该企业向跨国公司提供全球物流服务,如从中国生产基地运来的货物过去主要通过海运经汉堡港、鹿特丹港转运,现改由比港登陆,经铁路运往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交货期从36 天缩短至26~28 天。

到2018 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 年的88 万跃升至491 万标准箱,世界港口排名从第93 位跃升至第32 位,成为“一带一路”的“蓝色经济通道”、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枢纽。2018 年实现净利润2 790 万欧元,较2017 年增长147%。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比港项目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从获得特许经营权到控股权,到全面接手委派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对港口进行改造,向跨国公司提供全球物流服务,优化物流运输路线,极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该航运企业调整经营战略主动走出去、资本入股获得经营控制权、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优化货物运输路线,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本题既要联系课本分析原因,又要联系材料分析原因,还要联系主体分析原因。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1)该航运企业主动走出去,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2)从特许经营权到控股权、到全面运营,获得港口经营与决策自主权;(3)优化货物运输路线,港口经营规模扩大,成本降低;(4)加强管理与技术投入,港口经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

三、“怎么办”类主观题

(一)题型特点

“怎么办”类的主观题,其设问中往往以“措施”“启示”“如何”等词语为题眼。这类题目一般是给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说明解决相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就解决某一问题提出建议。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怎么办”类的主观题是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题型。

(二)思路与技巧

1.对于“怎么办”类主观题的解答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这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类题目首先应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明确解决问题的主体,《经济生活》中的主体通常为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或劳动者、消费者等;《政治生活》中的主体通常为党、人大、政府、政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民等;《文化生活》中的主体通常有国家、社会、个人等。

第三步: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找对策。

第四步: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答案。

2.从三个角度找措施:

(1)针对主体找措施。解答时,如果设问已经明确指出了主体,就应该对主体可实施的主要行为详细列举,并尽量结合教材知识、材料、时政等进行分析。当设问没有明确指出主体时,应该尽量在材料中搜索相关主体,提出解决方案。

(2)针对教材理论找措施。有些材料只是引出了一个话题,要求就此话题回答如何做。此时要注意教材是否已经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有,则直接结合材料按教材知识回答即可。如《经济生活》中怎样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政治生活》中公民怎样参与民主决策、中国共产党如何依法执政;《文化生活》中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生活与哲学》中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如何按规律办事、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

(3)针对问题找措施。就是根据相关问题或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提出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

(三)思维导图

(四)典题精析

(2019·天津卷·12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农业镇,2006 年前主要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和加工,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从2007 年第一个开家具淘宝店的农户尝到甜头起,年轻人纷纷加入了“淘宝大军”,开启电商创业大幕。随着市场的变化,该镇电商经营模式经历了从赚取购销差价到产销结合、自产自销,再到重视创意和知识产权三个阶段。为使电商企业健康发展,睢宁县政府开展了产品质量提升和环保达标活动,对信用良好的电商给予专项财政支持。2008 年至2017 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以年均16.7%的速度持续增长,物流、商贸等相关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沙集正成为一个富裕美丽的新沙集。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建设富裕美丽新沙集的。

【试题分析】该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建设富裕美丽新沙集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属于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开启电商创业大幕”“该镇电商经营模式经历了从赚取购销差价到产销结合、自产自销,再到重视创意和知识产权三个阶段”“睢宁县政府开展了产品质量提升和环保达标活动,对信息良好的电商给予专项财政支持”等信息分别从电商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政府加强科学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1)该地电商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2)该地政府发挥调控作用,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3)该地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

解题有法,但无定法。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本文中的“法则”,切不可生搬硬套。

猜你喜欢
主观题人民政协考查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