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进建议*

2020-11-22 06:28
运动精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云南省信息化体育

苏 青

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进建议*

苏 青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融入信息化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梳理信息化发展历程,阐明高校体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云南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对云南省体育信息化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重塑社会的面貌和发展格局。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高等学校信息化水平也与日俱增。信息技术已从高校教学管理的辅助手段发展到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扩大。体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如今,学校实现体育与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校园信息化建设对现代校园的推动和促进展开,围绕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旨在通过研究对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水平和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信息化发展历程梳理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当时计算机由于造价昂贵、体积的巨大和操作繁冗复杂,仅应用在国防、气象和科学探索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体积逐渐减小,价格逐步降低,操作性也越来越便利,加之软件发布介质软盘的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使用发生爆炸性增长,被大规模普及应用,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到来。此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单机应用为主,受这一浪潮的影响,数字化办公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了纯手工处理。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大规模商用为标志,迎来了第二次发展浪潮,此阶段以网络化应用为主要特征。通过互联网,人类信息实现了高晓互通,社会效率大幅提高,数字资源海量增长。

近年来,以物联网的兴起为标志,信息化建设迎来第三次浪潮,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数据的产生也不仅是人,还包括各类传感器及智能设备。智能应用产品井喷式增长,数据的深度挖掘与融合,帮助人们采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手段立体式展现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掌握事物的宏观联系和微观差别,总结和归纳事物发展规律,预测发展状态,并制定分析多种供选择的方案,为决策提供最佳选项。

笔者通过对信息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对比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各因素带动下,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规模和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任何时代都必然有与时代特征相匹配的时代主题,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地发展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1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全新的阶段,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创新和经济转型驱动的先导力量。高校体育的信息化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每个时代都有符合其时代特点的体育事业,当前,体育事业正处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高校体育发展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明显增多,亟需新思维、新理论来应对,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之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承载着艰巨的使命。

2.2 高校体育信息化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变革的重要指标

高校体育信息化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手段信息化、体育教学过程信息化、体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体育第二课堂信息化等全部过程,通过对体育信息化建设可对高校体育全阶段实施有效监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帮助学校体育事业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

2.3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学校体育治理能力的有力保障

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高效和便利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办公信息化。同样,体育办公事务的信息化可使相关部门能灵活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人力物力成本,节省开支,提高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校园体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提高体育政务大数据支撑保障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体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学校体育治理能力。

3 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3.1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深度不够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云南省高校体育领域均已开始信息化建设。根据调查统计,体育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学校体育管理(100%)、政务信息宣传(84%)及体育教学(64%)等方面,但目前信息技术在云南省高校体育领域的运用还处于互联网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办公方面,也就是在信息化进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展浪潮期。当前,热门的信息技术成果如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等仅在少数学校实验中有所应用。

3.2 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足

在被调研的单位中,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单位占72%,有84%的单位配备了兼职体育信息化管理人员,无专职管理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笔者通过对管理人员走访调查,能独自完成单位日常信息化建设、维护和保障工作的仅有32%。

3.3 系统开发力度不够,开发功能重叠

在调查的25个单位中,18个单位已使用无纸化办公系统,1个单位正在建设,仍有6个单位没有使用。自主开发系统的单位有12个。自主开发系统主要是运动监督、场馆管理、成绩管理、体质测试等方面。自主开发系统相互间也存在功能重叠的情况。

3.4 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机构职责不明

信息管理制度包括备份与恢复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制度和问题处理制度四个方面。在调查的25个单位中,有12个单位已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仅2个单位的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没有完全涵盖信息管理制度的4个方面,单位管理方面仅限于网站管理,对于其他诸多信息管理的内容并没有涉及。

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 对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认识偏差

目前,云南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数据、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的误区。由于信息化开展的深度不够,许多建设中的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如对采集数据的挖掘整理。当前云南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内容和功能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服务功能的缺位是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明显短板,在已建设的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应用中,鲜有提供在线互动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4.2 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体育信息化属于体育学和信息学交叉领域,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时间长、范围广、过程复杂,必须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然而,尚未有云南省高校对体育信息化有全面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标准和规范。对信息化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多,对后期维护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制度普遍不够完整。

4.3 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兼职现象普遍

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数量远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管理人员多为体育教师兼职,实际日常维护由具有一定信息素养学生完成。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信息安全事件。同时,云南省高校尚未出现针对体育信息化人员配套的培训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也导致信息化人员的成长缓慢。

5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在此期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了解相关发展动态,紧随信息技术发展潮流。通过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不定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和实地考察提高体育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提高对体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培养和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及时了解国内外趋势,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5.2 加强兄弟院校间交流合作,促进信息共商共建共享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云南省各高校体育部门应加强交流合作,商讨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设计,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建设资源的重复开发,降低成本,消除信息孤岛,提高资源利用率。

5.3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信息安全

梳理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组织管理,加强风险意识,明确责任要求,注重制度执行效果。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防控能力,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排除信息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另外,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体育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5.4 多渠道开展体育信息化工作人员培训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和渠道的体育信息化培训,针对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培训,培养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解决短期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另外要通过适当的激励、奖励机制,为人才快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 (23): 4-4.

[2]张迪,高铖,许斌.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 3(23): 48-48.

[3]孙庆祝,刘逢翔,陈家起,等.我国体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 7-12.

[4]尹博.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 611-613.

[5]赵云宏.新时期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

[6]刘珍,黄爱峰,曹烃,等.国际 K-12 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9 (1): 17.

[7]翟洪军.浅析高校公共体育信息化教学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9 (19): 63.

[8]胡启权.高职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9 (5): 86.

On th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port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Yunnan

SU Q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云南省教育厅面上项目,项目名称:云南省高校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ZZX163。

苏青(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云南省信息化体育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