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2 06:28张迷迷
运动精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练气功体育

张迷迷

新时代我国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张迷迷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健身气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民健身事业和对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契机与挑战。文章分析了健身气功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健身气功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健身气功提供参考。

新时代;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当今社会已进入“快餐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作息及饮食不规律,加之现代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肥胖人数越来越多,伴随出现高血脂、高血压、内分泌失调及各种肠胃疾病,身体机能逐渐弱化。现代社会无论男女老少都离不了手机,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人变成了“低头族”,近视率逐年上升。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使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或谋生,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时间变少,导致出现各种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健身气功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调节肢体、呼吸和心理活动,即调身、调息、调心,能使精、气、神和谐统一。当前,健身气功远不及瑜伽、武术套路、跆拳道等体育项目开展得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健身气功运动,如何说服广大人民群众习练和发展健身气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我国健身气功的深厚文化概述

1.1 健身气功的定义

健身气功发源于中华神州之地,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早期与大自然恶劣条件和环境斗争的劳动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健身气功以“一吸一呼”和肢体的协调配合达到身心调节,在修炼过程中主要以身体形态和精神状态为主,是一个自我调息、调身、调心的修炼与修复过程。健身气功的“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二者结合统称为“真气”。其中,先天之气是指精气与元气,是人体活动的基础和运动之源;后天之气是人体活动的物质来源。通过修炼真气,打通经络运作,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完美结合,使人体生命活动达到遵循自然、天人合一。

现代对于“气功”的定义最早出现在1999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气功学》中,“气功”可调节肢体、呼吸与心理活动,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三调合一是修炼气功的基本特征。健身气功则限定于以健身为目的、有健身意义的气功。健身气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现代广为流行的健身气功有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拳、十二段锦等九种。健身气功具有打通经络、疏通活血、增强体质、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延年益寿的作用。综上所述,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以较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于“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体育运动。

1.2 健身气功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1.2.1健身气功的教育性

健身气功融合医、儒、道、释、武等不同流派的修炼方法,注重修身养性,遵循自然规律、天地合一。健身气功以德为本,在不同流派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向教育科学文化转化,积极吸取合理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使习练者全面发展。

1.2.2健身气功的民族性

健身气功注重运气吐纳、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

1.2.3健身气功的健身性

健身气功渗透着我国保健医学和古代哲学,注重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健身气功通过内调外练形式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精气神,具有增强体质、开发智能、修身养性、防御疾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养生功效。

1.2.4健身气功的多样性

健身气功的练习形式和理论内容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习练,且不受场地器材等的限制,便于宣传与普及。

1.2.5健身气功的开慧增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求,开始注重健康养生。每天坚持习练健身气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开慧增智,激发潜能。

1.2.6健身气功的探索性

健身气功集合了自然科学、保健医学、社会科学、人体生命科学、哲学、儒学等理论,遵循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是探索人的大脑意念、物质与精神的健身养生运动。

1.3 健身气功的基本特点

健身气功与现代体育相比,在思想渊源、理论形态、目的本质、精神意识、基本观点、运动形式、表现与效用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在思想渊源上,现代体育以古希腊精神、基督教文化、近代文艺复兴、思想工业革命为主;健身气功以道家哲学、儒家理学、佛家禅学、祖国医学为主。在目的本质上,现代体育注重展现人格、竞争取胜、竞技夺标;健身气功注重平衡身心、和谐内外、养生保健、完善人体。在理论形态上,现代体育以科学理性认识形态,简称“物理体育”;健身气功以科学理性认识形态,简称“哲学伦理体育”。在基本观点上,现代体育表现为竞与争、自我表现、自我满足、自我确认;健身气功则以清静恬淡、温和坦荡、储蓄守中、顺其自然。在精神意识上,现代体育主要是精神自由发挥与挑战,着重外向型运用意识;健身气功则以神意为主导,着重内向型运用意识。在功能原理上,现代体育以练为主,“超量恢复”,练为用,贵在于高水平,更快更高更强,遵循运动技能与形成发展规律,改造身体自然;健身气功注重练养相兼,练为“养”,贵在“养身”,顺应生理心理自然规律。在运动形式上,现代体育以形体外动为主;健身气功以动静相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为主。在表现与效用上,现代体育显著于运动技巧和力量的表现,但是高水平与身心难以并进发展;健身气功显著于“意念力”,表现在用心、用气,促进身心健康。

2 新时代我国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2.1 文化强国是推动健身气功逐渐走向科学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动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华传统文化遭到冲击异化,如西方圣诞节在中国盛行。受西方节日文化的侵蚀,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慢慢淡化,尤其是我国青少年一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健身气功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文化强国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有效推动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

2.2 全民健身需求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事业。全面小康是建立在全民健康基础之上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健身气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三调合一”为健康理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根据现代科学创编的简单易学、符合当前人们养生需求的健身运动。因此,全民健康的需求为健身气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3 宏观政策为健身气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为健身气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健身气功进入更快发展阶段。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健身气功带来契机,健身气功站数量逐年增加,健身气功习练队伍逐渐增多。

3 我国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健身气功专业人才缺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都离不开优秀的引领者。健身气功具有简单易学、修身养性、增强体质的功效,适合大众习练。随着健身气功的普及与发展,参与人数逐渐增多,但目前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比较少,对健身气功教练员的培养也存在问题,导致健身气功受众人群缺乏习练健身气功的专业知识,在习练过程中不能合理运用与贯通,无法向专业水平发展,制约了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健身气功的地域不平衡性导致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与教练员的就业偏向。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与健身养生方面的需求,习练健身气功的人数较多;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如农村等,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更多偏向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思想比较狭隘,对健身养生方面不够重视。所以,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与教练员偏向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比较少,这对于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2 大众认知不足

当前,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养生运动有瑜伽、广场舞、太极拳和太极剑等,而对健身气功的较为陌生。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有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但健身气功课程的设置还不是很全面,况且只是少数学校。健身气功作为一项健身养生体育项目,大众对其认知不足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传播途径比较狭窄。现阶段,对健身气功的宣传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网络、书籍、报纸等的宣传较少,使得大众无法了解到健身气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养生功效,制约了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

3.3 推广模式单一

健身气功推广的主要途径是健身气功站点。健身气功站点是社会体育组织,属政府管理。而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健身养生方面的需求,健身气功习练者逐年增加,这种单一的推广形式已不能满足大众对健身气功的需求,政府应引导健身气功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3.4 年龄结构失衡

健身气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注重吐纳运气、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修身养性,深得中老年人的青睐。但在青少年中影响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好动,喜欢刺激和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如跆拳道、散打、格斗等。为了改变健身气功年龄结构失衡的现状,打破健身气功为中老年人专属运动的传统观念,应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习练健身气功,创编一些适合青少年习练的健身气功动作,扩大健身气功的普及面和影响力。

4 我国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4.1 加大对健身气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健身气功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与习练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教练员作为传播者,通过自身语言、动作、神态等将健身气功的内容、动作、技巧传授给习练者,习练者通过视觉、触觉等途径接受信息,建立正确的健身气功动作概念和动作的表象,正确理解健身气功理论。健身气功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要重视与习练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掌握习练者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政府应加强对健身气功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专业素养的培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促进健身气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4.2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在健身气功宣传方面,可以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利用新闻事件,制造声势,提高公众关注度;也可以利用明星、名人效应为健身气功做宣传,加大健身气功知名度;也可以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周年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邀请健身气功优秀专业人士做演讲报告等,以此彰显健身气功的重要性;还可利用影视作品来加大健身气功的宣传,如中国功夫影片。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论坛、博客等形式,迎合大众的关注健身养生的潮流,使健身气功向健康、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为人民的健康谋福。

4.3 推动健身气功多元化发展,加大校园推广力度

健身气功的有效推广和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组织,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才能促使健身气功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如建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俱乐部、健身气功会所,组织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培训与考试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满足大众对健身气功的多元化需求。发挥健身气功站点的权威性,在巩固站点培训传播的基础上,开展品牌化传播,响应社区文化建设。学校是我国青少年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健身气功在我国校园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可借助学校平台,以健身气功赛事、课程研究等形式扩大健身气功的普及面,促进健身气功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

4.4 推进政策落实,扩大健身气功健身养生理论普及面

新时代有关健身气功的政策,给我国健身气功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契机,但存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健身气功习练者年龄结构失衡等现象。最首要的问题是扩大健身气功健身在养生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知度。比如,利用健身气功优秀专业人士的知名度,或通过网络、大众媒体以及编写健身气功教材等多种途径推广健身气功健身养生功效。此外,从健身气功的价值出发,加强健身气功的创新,创编一些适合大众习练的健身气功功法,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切实让不同年龄段的习练者感受到健身气功的习练价值。只有这样,健身气功的健身养生理论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深入人心,人们才愿意接受和习练它,相关健身气功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

5 结语

健身气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项古老而又时尚的健身养生运动。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契机。在健身气功专业人才缺乏、大众认知不足、推广模式单一、年龄结构失衡等现状下,要想推动健身气功传承和发展,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对健身气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健身气功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与习练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推动健身气功多元化发展,加大校园推广力度;推进政策落实,扩大健身气功健身养生理论普及面。在传承与发展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益求精,为传承与发展我国健身气功不懈努力。

[1]唐光斌.试论新时代推广健身气功与文化自信[C]//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7.

[2]文超生,张美娜,胡鹏.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前景[J].武术研究,2019,4(6):112-114.

[3]韩娜.全运时代健身气功发展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蔡莉,曾淑娟,胡鹏.健康中国背景下健身气功发展的问题与思路[J].武术研究,2019,4(4):98-101.

[5]石文颜,文烨.健身气功在“新时代”加快发展的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9,8(3):85-88.

[6]刘有缘,黎桂华,石爱桥.“走出去”到“走进去”:新时代健身气功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3):63-68.

[7]刘平,胡丽萍.新媒体时代健身气功传播的SWOT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76-178.

[8]唐光斌.试论新时代健身气功促进幸福感研究的重大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212-214+216.

[9]胡国鸽.新时代我国健身气功发展的审视[J].运动精品,2018,37(5):65-66.

[10]余忠舜,沈建丽.移动互联时代健身气功和中医养生关系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3):220,222.

[11]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Research on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Chinese Fitness Qigong in theNew Era

ZHANG Mimi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7,Guangxi, China)

张迷迷(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习练气功体育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我们的“体育梦”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