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的研究

2020-11-24 08:07王岩峰张速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当事人危机

王岩峰 张速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仅影响这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群体,也影响未来国家人才发展和国家建设发展。抑郁症、狂躁症等心理上的疾病在近些年不断闯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当中出现抑郁症的概率越来越大,自残、自杀等极端问题常见报端,引起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出台政策将抑郁症划为重点健康检查对象,并将大学生群体列为重要防治群体。众所周知,运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当中超9层认为体育运动很重要,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因此从篮球运动干预的角度切入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

一、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学上,危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论,目前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程序,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套路”,可参考高登福特的研究成果,其提出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即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反馈效果。在这一基本步骤当中,危机干预者通常扮演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

国内在危机干预方面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干预步骤,此处列举认可度相对较高的一套危机干预基本方法。

第一步,明确问题并分析问题,通过与当事人沟通了解情况,包括当事人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目前的功能水平,感受如何等。第二步了解了当事人危机产生的事件、事件严重程度、影响等情况后,可考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需要解决的次要问题,哪种问题最容易解决,妨碍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哪种方式最容易减轻问题影响,使用哪种技术方案更能在最短时间取得最佳干预效果等几个问题来确定干预目标,并围绕它来完成干预计划的制定。第三步,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表现实施干预,比如当事人由于压抑了某些现实情感,或存在悲观的心理否认与自责等,则需要先表现出对当事人的理解和关心,建立起良好关系,如此才能“破防”,从而能够从当事人口中得到需要的信息。注意由于当事人在心理危机的影响下,往往逃避现实和引发心理危机的客观事件,沟通上的难度很大,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疏解、放松等,逐步“破防”,当与当事人达成有效沟通后,再采取措施逐步改变其认知,进而使当事人逐步理性认识现实。第四步,效果反馈,简而言之就是要了解干预效果,当事人的心理危机是否有缓解,是否需要调整干预措施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

(一)宏观层面看大学生心理危机

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创业竞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等等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大学生大部分不存在心理危机,也就是还有部分存在心理危机,在这一部分中部分心理危机严重已经无法自我调适,有些则相对轻微,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等能有所缓解。在心理健康蓝皮书当中的数据显示,约有22.7%的学生存在抑郁情况,8.4%存在焦虑倾向,43.8%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其中约有4.4%的学生存在长期的睡眠不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自我调节和职业指导。

(二)微观层面看大学生心理危机

利用在线调查网站(问卷星)的便利性,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大多认为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较大,有部分学生存在过灰色情绪,比如丧失信心,产生畏惧,情绪低落,人际关系回避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包括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存在困难,思想上走极端,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经济上存在困难,学习上的压力大,人际交往上存在难题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困难,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习压力大以及人际关系与沟通上的困难这四个方面,这四个层面的因素占据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从大学生个体上看心理危机的化解

基于前文分析,针对微观层面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建议从四个方面改善,第一,自我调节,其核心在于个体自我的强大,通过学习心理调适方法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而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状态的方法,锻炼意志品质的方法,改善适应能力,大学生这个群体从年龄上来说,大学阶段是一个“多事之秋”,只有强大自我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才能在保持与现实的接触当中,克服困难挫折,实现自我与现实的融合,并完成自己的目标。第二,正确认识自我,培育悦纳自我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抗挫折能力,对挫折有正确认识,面对挫折应积极应对,化解消极因素,应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并且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丰富经验。第三,多做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见令自己感到高兴的人,尤其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多针对调适心理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作用,强调当事人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

三、篮球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如何干预大学生心理

篮球运动不仅在生理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在心理方面也能产生积极作用。具体来讲篮球运动能够有效促进大脑生长发育,能够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能够促进思维能力拓展,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如勇敢、无畏、果断等,也能促使学生养成团队精神,养成勇敢无畏敢于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篮球是团队运动,是团体对抗运动,在一个团队之中,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形成的团队力量有强有弱,而篮球比赛的竞赛性决定了每一个面对比赛的团队都应当全力以赴,若面对强队还没有打就屈服了,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如果和强队对抗下来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那么成就感、愉悦感会非常强烈,这对于缓解心理压力是极好的。所以参加篮球比赛不管比赛是否正规,通常都能够使参与者潜意识中产生复杂的情感,比如义务感,比如荣誉感等等,这些是积极快乐的情绪,当参与篮球运动产生了这种情绪,人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来记住这种快乐,就会对篮球运动“上瘾”,当心里烦闷就可能寻求在篮球运动当中缓解。所以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的人能够逐步养成更加坚强的心理,提高人的注意力、思维里和知觉水平。

篮球运动是球类运动当中非常受大学生欢迎的球类运动。相关研究指出,经常进行篮球运动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自身技能、人际关系、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明显要更为优秀一些。有研究成果指出,一次性运动和周期性的体育锻炼都能有效降低抑郁,将体育锻炼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要比单纯进行体育锻炼更能降低抑郁。单次运动时间超过20分钟,才能有效降低焦虑,无氧运动不能降低抑郁和焦虑,体育锻炼坚持10周以上才能有效降低特质焦虑。

一方面篮球运动能够促使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内啡肽等导致抑郁障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相关研究表明篮球运动锻炼的抗抑郁功能主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以及海马体的神经因素有关联,篮球运动以兴奋和充满活动为特点,在打篮球过程中伴随血流量,汗腺分泌和吸氧量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备良好刺激,进而使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

另一方面,参加篮球运动能够获得较多的愉快感、舒适感、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进而增强信心,帮助人呈现一种总体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些研究中更是指出运动的抗抑郁效果是因为身体锻炼增加自信和在运动中获得娱乐,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指出运动带来的抗抑郁效果并不是运动本身的作用,而是运动过程当中个人目标的获得,比如克服篮球运动中的困难,获得了篮球比赛的胜利,如此降低了抑郁。

(二)篮球心理训练

结合前文分析可知,篮球运动对于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显著价值,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在合乎情、止乎理范围内,适当地放松以及娱乐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要看到,天天打游戏或者沉迷网络,这是一种病而不是娱乐。根据蓝皮书的建议,应当通过更多的宣传和科普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课程教育、团体活动、个体与小组咨询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技能,有助于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这是从整体寻求心理救助机制的建立,从篮球运动上来讲,利用篮球心理训练有助于加强篮球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能量。

在大学生篮球比赛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一名队员在接到长传后快攻上空篮不中,这实际不是技术问题,反而是在接到球上篮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心理上的变化,注意力被篮筐之外的因素所分散掉了,导致肌肉紧张而出现低级失误。这说明心理素质不强,而心理素质不强实际最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当中。所以应当强化篮球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进而预防心理危机。当然篮球心理训练在国内还属于空白,国外专业篮球领域,心理训练是必要项目,相对基础的心理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积极的自我谈话、表象性训练等。

其中注意力包括广阔的内外部注意和狭窄的内外部注意,篮球场上攻防两端的注意类型不同,若没有专业的心理训练则可能用错注意方式,导致失误,比如罚篮,受过专业训练的不会被现场球迷等因素影响,命中率高,但未受过训练的就不一样了。这无关战术能力。

积极的自我谈话,实际是一种自我调适方法,在篮球场上主要用来应对对手的垃圾话以及应对自己失误时抵抗消极思想,现在很多大学生篮球爱好者、甚至运动员在比赛(不管专业联赛还是野球场比赛)当中都喜欢骂脏字,实际上讲脏话会让自己内心变得焦躁、消极,严重的会演变成狂躁并引发球场冲突。

表象训练是篮球心理训练当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指对于自己想要提高的技术或技能,在头脑中进行模拟练习,使自己头脑熟悉掌握该技能,在训练中尽量将篮球技战术动作细节想得越清晰越好,听觉、触觉、视觉等均应当尽量参与,想象越真实效果越好,每天可固定时间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训练,坚持下来可以显著提高命中率。由此,积极的篮球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分析可知,篮球运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积极作用,采取有效的篮球心理训练,配合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形成篮球运动干预机制。篮球运动干预是一种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科学运用篮球运动对于大学生的积极价值,培育大学生的篮球兴趣促使他们从封闭当中走出来,广泛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当事人危机
我不喜欢你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当事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