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教学理念与训练方式研究

2020-11-24 08:07蔡有强雷州市客路中学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球员足球

蔡有强 雷州市客路中学

作为现代体育运动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因为具有对抗性与观赏性,所以被多种教育分类推为重要项目。而我国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提供运动机会与平台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将目光放在例如篮球、足球等对抗类运动项目上。但是校园足球相对于有大众基础的篮球,以及作为全民运动必备项目的羽毛球,在实际应用时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稳步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一、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

为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升国民身体素质,2009年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正式拉开序幕。之后,各地各部相继出台多种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相关政策与措施。至此,我国足球行业打通了校园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正向渠道,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始朝正规化、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拥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突破2.4万所,而且整体实现包括特色学校足球运动、高校足球运动队伍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县(区)案例引导与技术调整、改革试验区小范围加强试点工程效果,及全面推动全国足球运动在内的五位一体校园足球宏观格局[1]。

(二)喜人进步

截至 2020年 5 月前,我国足球特色学校超过 27000 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近40个,试点县(区)达到160个,“满天星”计划训练营也有80个,配套足球队高校超过180所。同时,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完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标准,可以提供近2000万在校生每周一节足球课的教学机会。同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课余训练,提升足球技能。引导校方进行校内联赛,为我国足球事业筛选优秀人才。自2016年至2020年,小初高,以及大学的四级联赛学生人数突破1300万人次,并且有近4万名高足球职业素质学生参与全国性夏(冬)令营活动。更是遴选800余名全国最佳阵容学生足球队员,目前已有超过130人已经进入国内职业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有30余人远赴国外,在国际知名足球俱乐部进行深造[2]。五年时间,国家与地方累计培训35万名优秀足球教师,扩充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并且全国总计建设5个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举办近300期教练员培训班,共培训7000余名足球教师,有效缩短我国校园足球师资不足短板。

(三)略有不足

我国国民运动基础以篮球、羽毛球与乒乓球为主,而足球运动不仅需要较大场地,而且国内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并没有在国际获得优异成绩,无法对我国足球事业产生正向引导效果,而仅凭女子职业足球运动又无法产生足够正面效果。而且各地对于校园足球也仅选择部分城市作为试点试验,并没有将校园足球全面推广至各个校园。相关财政补贴也很一般,无法真正为校园足球起到助推器效果。部分学校对于校园足球态度暧昧,并不将校园足球当作学生运动一种项目。而教师在足球运动方面的不专业性也为校园足球进一步推广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些问题或负面内容并不影响校园足球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被校方与社会认可的重要运动项目。

二、校园足球教学理念

(一)宏观训练理念

在校园足球运动训练时,高中教师应当从足球运动规律,审视足球全局观,并为足球运动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细节处理措施,做到对足球教学有效指导。足球运动拥有配套规则,所以足球运动自身会带有一些教育性,这与体育教学有重合。所以,高中教师应以指导足球训练为手段,以正向引导为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体育观念。进而推动学生理解足球运动中的协作与竞争,培养良好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增强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也要使用科学方法应用在足球训练中,从浅入深引导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可以从基本传球运球,与基本脚法练习开始,逐渐增加动作难度,形成良性教学引导。同时,足球运动训练还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与可接受能力,保持适度运动,而不是激烈的超负荷运动,采用较长时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运动习惯,提升足球运动训练效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3]。

(二)操作性训练理念

高中教师要规范操作训练方法,树立健康运动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时,提升足球训练对学生运动正向引导。足球运动不仅仅是“传停带射”四个基本动作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是调动球员身体所有部位,其综合性较强,对于球员身体素质与专业能力要求较强,但是也会对人体潜能开发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足球运动不仅需要个人拥有较强运动素质,还需要团队有良好配合,可以制定有效战略战术,为获得足球运动胜利而调动思维能力与运动能力。所以,足球训练如果仅考虑足球技术,忽略战略战术指导,校园足球运动失去应有意义。足球作为团队竞技类运动,需要所有球员参与到竞争当中,以娴熟合作获得胜利。所以,操作性训练目的是学生足球技巧、战略战术制定、团队配合等多方面能力综合培养,进而提升学生运动综合素质。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并不是以成为职业球员为目的。所以高中教师也要明确一个内容,即在校园操作性训练中,动作一定要规范,明确具体足球运动内容,但是运动强度可以根据不同人体质、需求进行调整。有希望成为国家、省级足球运动员的学生,则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培养足球运动相关意识,让学生身体养成运动习惯,形成肌肉记忆,为足球运动更高更快提升技术提供帮助。而对于一般学生,也不应该采用“放养”方式自由教学,而是要在校园足球训练与学习中,培养终身运动理念,以提高运动意识为主要目的,教授专业性运动知识与足球运动正确方法,避免在以后运动中受到运动损伤,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三)评价性训练理念

评价性训练,即针对球员运动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单个球员足球技术,提升团队战略制定能力。同时,评价性训练理念也可以对球员是否可以在未来从事足球行业进行公正客观评价,保障科学评价,为我国足球事业输送优秀人才。对于球员在当前足球运动中的反馈也可以及时处理,促进球员提升足球运动兴趣,提高学习质量[4]。而且,评价性训练理念也对以往以单一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训练内容有效改进,肯定球员日常训练努力价值,综合性判断未来球员可挖掘潜力,提升球员自信心,提升团队凝聚力。对于高中教师,要明确针对球员的评价指标,内容要全面,项目要可以覆盖球员各项专业素质,从而对于球员有全面分析效果。但是,这种评价指标不建议给球员进行参考,避免球员产生专项化训练,将原本提升身体素质的运动转变为应试教育考试。而校方可以制定评价大纲,交给教师进行参考,避免各项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公平。

三、校园足球训练方法

(一)开展游戏化教学

使用游戏化教学,可以降低传统课教学课堂的严肃性,提高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积极性,方便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更容易做到有效教学。游戏化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学生具有明显效果,因为高中生更容易被游戏等轻松化内容吸引注意力,很容易将足球训练相关内容融合在游戏中,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目的。而高中生相较于初中生有一定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也逐渐成长,但是仍然会以感官器官主动判断事物,所以游戏与严肃课堂不同,其对于高中生更具有吸引力。利用这一天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足球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中,要保持一个理念,即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这需要教师将足球的各个教学动作拆解,分别融入游戏当中,将传控球、射门等动作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足球相关知识,提升足球运动技能。例如培养学生传控球能力,可以采用“贴膏药”游戏进行动作指导[5]。以六至十人为一个分组,学生站成圆圈形式,将足球在学生之间传递,练习传球接球技术。利用类似游戏,在锻炼脚内外侧肌肉的同时,也在足球传递中练习传接控的足球技巧,提高学生对于足球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如果存在一些技术较差学生,教师则可以加入训练当中,为技术较差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达到提升队伍整体足球水平效果。对于游戏化教学,一定是以游戏为主,教学为辅,在游戏中融入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让学生产生在游戏中学习的正面效果,而不是在游戏中过多融入教学内容,让游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教学。

(二)偶像力量与讲解融合

在高中时期,学生容易被来自社会、媒体的各种舆论、人物所影响,会导致包括在校园足球在内的各个学科学习质量下降,学习效率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让偶像力量成为正向教学引导。而且,初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重要时期,对于学生四肢协调能力、肌肉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这段时期学生普遍具有较强模仿性,审美观也相较于初中阶段有较高提升。所以,在常规教学活动外,也需要积极利用偶像力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6]。例如在足球训练交换环节的带球过人,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球员带球过人精彩集锦,强化动作要领与运动细节。作为足球发展历史最出色球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对于球员具有极强偶像效果。播放C罗带球过人精彩集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动作模仿、实践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观察到课堂气氛逐渐活跃时,应立即带领学生在球场进行实践。由教师对带球过人进行技术分解,由班长做首次示范,再将球场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练习。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借助偶像力量,完成足球高质量教学,调动学生足球训练积极性,提升专业水平。如果有其他不同领域偶像,也可以采用相同方法,并不硬性要求必须是足球领域优秀人才偶像,只需要让学生达到充分运动,提高运动积极性与相关意识即可。

(三)创造足球实战机会

足球作为对抗类球类运动,除个人高超技能外,对于团队配合也有较高要求。所以,教师要对校园足球创造足够实战机会,根据学生能力侧重点,采用科学合理方式安排至足球运动不同位置。例如拥有短期爆发力,运动灵活的学生可以设置在中锋位置,而速度快,体能情况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为前锋位置,具有较强团队意识,但是运动性能不佳的学生可以作为守卫员。根据学生不同特性,设置最适合学生足球运动的合理位置,进而提高学生足球运动竞技性与观赏性。除课上足球实战外,教师也应该与校方沟通,争取更多校内比赛或学校联赛机会。采用积分形式,选拔校内最具有实力的足球队员,参与联校或省内足球比赛,为中国足球事业输送优秀人才。如果学生获得优异成绩,教师要在奖励中稳定学生情绪,避免被一时成果冲昏头脑,丧失学生未来自主学习能力[7]。如果学生成绩不佳,教师也要以安慰为主,平复学生心情,将失败化为动力,投入足球运动训练中。使用这种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抗击打能力,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要在日常训练中增强学生之间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群体整体足球运动水平,保障校内足球可持续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将球员在足球场运动利用手机、摄像机等方式记录,并在赛后对球员现存问题指正,给出相应改进方法,方便球员在下次比赛中改进问题,提升实力。还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将照片或视频通过校内广播、网络,或者公告等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和播放,产生正面宣传效果,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包括校内足球在内的其他运动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意识,做到在学习与生活中有张有弛,学习与娱乐相互协调,共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帮助,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四、发展校内足球完整体系

虽然在许多年前,许多重点学校对于专业足球队伍尝试建立,但是却走进体工队退役与现役运动员人员组建误区,并使用类似“为校争光”的口号作为精神嘉奖。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球员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还会对学校足球运动人才培养体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也对高中向高校输送高素质足球运动人才积极性形成严重打击。所以,作为校园足球的重要时期,高中应当集中教育力量,对人才专项培养,并建设相应校园足球训练专业项目,建立校内竞赛机制,结合课外活动自主训练,全面培养专业足球人才[8]。避免进入校园足球的追名逐利死循环,违背推行足球运动初衷。同样,除校内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外,整个校园也应对足球体系进行分级。具体而言,以提升球员专业层次的省级足球队为第一级,第二级则是市县区级别的普及校内足球相关理念的足球队,以校内提升整体学生运动层次的足球队为第三级,开展校内足球课程学习与课外进行自主活动的足球队为第四级。在进行详细分析后,可以由第一级队伍组织足球比赛,加强足球训练,并在更大范围内应吸纳第二级与第三级队伍,为第一级队伍提供充足动力。将第四级队伍作为补充,从而全面促进校内足球质量稳步提升,构建良性循环校内足球体系,为我国足球行业稳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足球人才。

五、结论

校园足球并不是仅靠理论研究就可以成为校园主流运动,需要全方位、多方面正确引导。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锻炼条件与平台。所以,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专业素质,提高授课能力,增强校园足球对学生吸引力。同时,校方也要参与到校园足球建设当中,开拓足球场地,组织校内比赛,进而带动校内运动的良好风气,为增强我国国民体质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球员足球
快乐足球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