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路径研究

2020-11-24 08:07李志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

李志斌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于国家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体育锻炼所受关注度也可谓是越来越高,全民体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否则的话,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之后,就难以真正的为社会做贡献。所以说,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将体育纳入到核心素养培育体系路径之中,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一、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体育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支配框架和运作基础所在,体育课程内容是反映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与计划考量,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学习进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主要在于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彼此脱节,教学方式与时代发展不符,教学实践有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运动能力不足在于培养模式不是十分的合理。学校管理者对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重视度不足,课程内容设置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对市场调研不够深入,与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二是大学生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无法与时俱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高校多个学科的学习模式以及方法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当前高校学生来说其是成长于互联网的一代人,其思想比较开拓,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然而,结合当前高效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虽然比较宽松,但是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知识时却缺乏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体育知识时,往往是先简单的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自主练习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难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学习积极性也越降越低。三是体育课程评价标准滞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等也在尝试进行改革和调整,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课程评价标准也应当及时的做出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但是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标准执行现状来看,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考核不具备针对性。

(二)学校培养制度缺失

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学校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构建现代化的培养制度,用制度约束师生行为,使得一系列教学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校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相关制度却明显缺失。其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管理上面。高校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现行体育教育体制下,部分体育教师比较关注的是学生体育技能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体育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关注度不足,没有认识到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制度没有真正的建立,学校所开展的各项体育特色活动相对比较少,所组织的多种体育活动缺乏特色,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校园体育氛围比较差。

(三)体育教育理念不完善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体育教育理念以及方法等也应当积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契合时代发展需要,但是结合当前到高校体育教育现状来看,许多学校的体育教育理念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如教学思维无法及时的与时俱进,许多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之上,在教学中创新性不足,教师的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态度,许多教师所追求的仅仅只是满足于在教学中不出错。此外,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融入体育学科知识时,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关注度不足,这也是体育教学质量效果不佳,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未能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路径

(一)做好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工作

将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上培育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当做好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工作,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积极推进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合作学习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如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只有彼此携手合作,才能展现运动之美,运动的激情才能更好的迸发,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理念,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锻炼是贯穿个人发展始终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体育知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需要,还需要从长远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知识究竟对于自身发展有何重要促进作用。体育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一定的社交功能。三是要加强大学生体育学习组织管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关键就在于以兴趣为出发点,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低迷,那么即便教师所应用的方法再先进,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将会极为有限,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得体育能够顺利融入到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之中。

(二)做好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创新工作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做好教学实践工作,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具体的实践创新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体育运动的育人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育人是一种教学手段,育人实际上就体现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之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其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情感以及品行等均会得到较好的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越多,那么育人效果与质量也就越理想。二是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与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固守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诉求等等,积极大胆的进行教学创新,比如说,可以将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之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好的探索体育知识,为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提供更多助力。三是要不断的充实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有关于体育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渴望接触到新的知识,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不断对体育知识内容进行丰富。

(三)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课程的科学开发

课程开发是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核心所在,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来说,篮球、足球以及羽毛球等常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并不是十分陌生,许多学生可以说从小就接触这一类体育运动,因此他们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时候,可能无法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学习积极性低迷,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所以说,学校应当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参考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做好学生群体调研工作,然后尽可能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程,促使学生能够广泛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提升自我体育素养。

(四)优化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制度

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大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学校必须要积极的与时俱进,对体育教育的模式以及方法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完善核心培养制度。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其应当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体育知识技能,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应当创新体育教育管理,坚持立德树人,将体育核心素养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总之,将体育融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之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较为积极的帮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将体育融入到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之中,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体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